第9部分(第2/4 頁)
儘管他們是不幸的,我們也沒必要為此而折磨自己。因此,對於那些與我們毫不相干的人,我們既無法幫助也無法傷害的人,我們的關心只能是有限的,這似乎是上帝的明智安排。如果在這方面我們本來的天性有可能改變,那對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處。
不去同情成功者的快樂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沒有妒忌的妨礙,我們對成功者的好感就會大增。那些責怪我們對不幸者缺乏足夠同情的道德學家們,也責怪我們對幸運兒、權貴和富豪非常輕易就崇拜得五體投地。
……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兩種不幸
我們對兩種個人不幸的感情容易超出適度的範圍。一種不幸首先影響與我們特別親近的人,比如我們的雙親、孩子、兄弟姐妹或最親密的朋友等等,然後才間接影響我們。另一種不幸直接影響我們的肉體、命運或者名譽,比如疼痛、疾病、即將到來的死亡、貧窮、恥辱,等等。
前一種不幸無疑會使我們的情緒大大超過正常水平,但是有可能經常達不到這種程度。一個人面對自己的父親或兒子的死亡或痛苦,竟然像對待別人的父親或兒子一樣無動於衷,他顯然不是一個好兒子和好父親。我們決不會讚揚這種不通人性的冷漠態度,只會報以強烈的不滿。然而,在家庭感情中經常有一些過分或不足之處非常容易讓人不舒服。由於上帝極為明智的安排,絕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對兒女的愛都比對父母的孝心更為強烈。因為傳宗接代全靠前者而不是後者,一般說來,子女的生活和安全全靠父母的照顧,而父母則很少依賴子女。因此,上帝讓前一種感情變得如此強烈,往往不需要激勵而是需要抑制。道德學家們很少教我們如何嬌慣子女,卻常常力勸我們剋制自己的溺愛和過分的關心,也就是我們對待自己子女時會比對待別人子女給予更多不合適的偏愛。相反,他們告誡我們要情真意切地照顧自己的父母,在他們的晚年努力回報他們在我們小時候的哺育之恩。基督教的“十誡”要求我們尊敬自己的父母,卻沒有提到要熱愛自己的兒女,因為上帝早已安排好我們如何履行後一種責任。人們很少指責別人表面上比實際上更溺愛子女,卻常常懷疑別人孝敬父母是裝模作樣。同樣,人們懷疑寡婦誇張的悲痛是假情假意。如果能夠讓我們相信其真誠,即使這種感情過於強烈,我們也會尊重它。雖然我們可能不完全贊同,但是也不會給以嚴厲的指責。以上那些裝模作樣的事例可以證明,至少在那些如此偽飾的人看來,這種表現是值得讚揚的。
雖然那些過分的很容易使人不快的感情似乎應該受責備,但我們從來不會感到厭惡。我們責備父母過分的溺愛和偏心,是因為這些最終對子女和父母都沒有什麼好處;但是我們很容易諒解這種感情,從來不會報以憎恨和厭惡。如果有人缺乏這種感情,反倒讓人覺得面目可憎。如果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毫無溫情,在任何時候都是橫眉怒目、吹毛求疵,那他簡直是可惡之極的暴君。對於我們最親近的人的不幸,並不是強力壓制自己天然的異乎尋常的感情才是合適的,缺乏那種感情比過分更讓人難受。在這種情況下,斯多噶式的冷漠從來讓人難以接受,這種冷漠雖然用盡一切形而上學的詭辯來支援自己,但是除了將花花公子的冷酷心腸擴充十倍於其傲慢驕橫以外,別無用處。
我們並沒有因為適度的同情別人的不幸而忽視自己的責任,對已故朋友憂鬱而深情的回憶也沒有什麼不好。雖然它們表面上好像痛苦和悲傷,但實質上都是美德和自我肯定的高尚表現。 那些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命運或名譽的不幸則截然不同,我們感情的過分比缺乏顯得更不合適。只有在極少的情況下,我們能夠非常接近斯多噶式的冷漠無情。
前面講過,我們很少同情因肉體而產生的任何情緒。由於像身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