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2/4 頁)
,那王文善突然道:“商人願以低息放債,固然是好事,但是這其中好像說得不止這麼一條,還包含著屋稅的改革。”
王安石立刻道:“汴京市民常常埋怨苛捐雜稅太多,同時又有官員藉此巧立名目,盤剝市民,整合為屋稅,減少市民負擔的同時,還能確保不再有官員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這不好嗎?”
那得看對誰好!王文善偷偷瞄了眼司馬光,可後者卻是撫須不語。
御史陳薦道:“如今我朝財政已經是入不敷出,此時減稅會否增添財政負擔。”
王安石笑道:“各位並未仔細看,這兩條建議其實是有關聯,前一條是可以增多房屋交易,增多租賃,那麼算下來,朝廷所得比以前要多一些,而百姓也因此得益,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其實不算房貸帶來的利益,稅還是增多的,因為很多大富人家,就無法偷稅漏稅,比以前要收得更多。
只是王安石沒有說透罷了。
樞密使陳昇之突然道:“此策甚妙啊!”
司馬光瞧了眼陳昇之,也站出來道:“臣也贊成。”
樞密使可就是名副其實的宰相,大臣們一看這宰相和司馬光都點頭了,自然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
宋神宗頓時喜出望外,頭回改革的他,還是有些緊張的,一看這麼順利,心裡能不開心,同時也是信心大漲,道:“那就這麼決定了。”
說罷,他又看向王安石,“此事就辛苦卿了。”
王安石立刻道:“蒙陛下信任,臣必將竭盡全力。”
出得大殿,司馬光悄默默將王安石拉到一邊來,呵呵道:“介甫啊!你可算是想通了。”
王安石錯愕道:“此話怎講?”
司馬光笑眯眯道:“變法之事,當循序漸進,此法就非常得當,不但藏富於民,又能起到表率作用,且還不會引起激烈的反抗,不可謂不妙啊。”
王安石聽著就老大不爽了,嘴上卻是笑道:“非我想通了,而是你司馬君實終於醒悟了,真是我朝之幸事啊!”
司馬光充滿疑惑地看著他。
什麼鬼?
王安石道:“你看,這一道法令,便可做到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司馬光擺擺手道:“此言差矣,就此策來看,是商人先得其利,然後,國再收稅,以及那屋稅的調整,都是在於藏富於民,合理分配,而非財富有所增加。”
他的理念是“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則在官。”
財富就那麼多,訣竅在於怎麼分配,他推崇是藏富於民,讓商人去幹,朝廷負責監督,這非常符合他的治國理念。
而王安石就認為這根本行不通,只有做大蛋糕,矛盾才會消除,不然的話,就解決不了問題。
一個節流,一個開源,愣是談不到一塊去。
也真是絕了。
“非也!非也!”
王安石道:“待朝廷下達這道政令,民間房屋交易定會增加,稅收便會增多,這不是財富增加又是什麼。”
司馬光搖搖頭道:“不對,不對,雖然國家會因此增添一筆收入,但是財富並沒有增多,只是用在了這買房上。”
王安石哼道:“原本沒有的稅入變得有了,你卻說這不是財富增加,真是強詞奪理,我懶得與你爭,我還要有事要忙。”
說完就走了。
“改天你再放貸買酒,酒稅也會增加,財富又增長呢?真是豈有此理。”
司馬光哼得一聲,過得片刻,冷靜下來的他,忽然皺眉道:“不對!這主意不像似他的手筆。”
王安石可不是落荒而逃,他跟司馬光爭,從未輸過,也未贏過,他這回是真的有事要做,沒心情跟司馬光爭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