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西洋人的“修仙路”(3)(第1/3 頁)
上回講到西洋人痴迷於“修仙問道”和“長生不老”,原來是《太乙金華宗旨隨著蒙古西征而傳到歐洲。
第五章:“回光差謬”。呂祖曰:“諸子工夫,漸漸純熟,然枯木巖前錯落多,正要細細開示。此中訊息,身到方知,吾今則可以言矣。
吾與禪宗不同,有一步一步驗證,請先言其差別處,然後再言驗證。《宗旨將行之際,予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潑潑地,令氣和心適,然後入靜。靜時正要得機‘得竅’,不可坐在無事中。
所謂‘無記空’者,萬緣放下之中, 惺惺自若也。又不可以意興承擔,凡大認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認真,但真訊息,在若存若亡之間,以有意無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也。
又不可墜於‘蘊界’。所謂‘蘊界’者,乃‘五陰魔’用事,即貪嗔痴慢疑。如一般入定,而槁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陽春之意少。此則落於‘陰界’,其炁冷,其息沉,且有許多‘寒衰景象’,久之便‘墮木石’,幻象頻發。
又不可隨於萬緣。如一入靜,而無端眾緒忽至,欲卻之不能,隨之反覺順適,此名主為‘奴役’,久之落於‘色慾界’,即‘走火入魔’。上者生天天眾,下者生狸奴中,若狐仙是也做春夢。
彼在名山中,亦自受用,風月花果,琪樹瑤草,三五百年受用去,多至數千歲,然報盡還生諸趣中。此數者,皆‘差路’也。‘差路’即知,然後可求驗證。”
第六章:“ 回光驗證”。呂祖曰:“驗證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擔,必思度盡眾生。不可以輕慢心承擔,必須請事斯語。靜中綿綿無間,神情豫悅,如醉如浴,此為遍體‘陽和’,‘金華’乍吐也。
既而萬籟俱寂,皓月中天,覺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為‘心地開明’,‘金華’正放也。既而遍體充實,不畏風霜,人當之興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黃金起屋,白玉為臺;世間腐朽之物,我以真炁呵之立生;紅血為乳,七尺肉團,無非金寶,此則‘金華大凝’也。”這是修煉《太乙金華宗旨有成的普遍感悟。
第一段是應《觀今雲:“日落大水,行樹法象。”日落者,從混沌立基無極出。上善若水,清而無瑕,此即‘太極主宰’,出震之帝也。震主木,故以行樹象焉,七重行樹,七竊光明也。
西北乾方,移一為坎,日落大水,乾坎之象。坎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隱隱隆隆,至震而陽方出地上矣,行樹之象也,餘可類推矣。第二段,即肇基於此,大地為冰,琉璃寶地,光明漸漸凝矣。
所以,有篷臺而繼之有佛也,金性即現,非佛而何?佛者‘大覺金仙’也。此大段驗證耳。現在驗證,可考有三:
一則坐去,神入谷中,聞人說話,如隔裡許,一一明瞭,而聲入皆如谷中答響,未嘗不聞,未嘗一聞,此為神在谷中,隨時可以驗證;
一則靜中,目光騰騰,滿前皆白,如在雲中,“開陽”覓身,無從覓視,此為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也;
一則靜中,肉身絪縕,如綿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騰騰上浮,此為神歸頂天,久之上升而可立待。
此三者,皆現在可驗也。然亦是說不盡的,隨人“根器”,各現“殊勝”。如《止觀中所云:‘善根發相是也。’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須自己信得過方真。也就是說,修煉效果如何,跟“靈根”資質有關。
先天一炁,即在現前驗證中自討,一炁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
有“時時”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統體”之先天,一粒乃至無量是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己膽大,為第一義。”在吐納煉氣時,“靈根資質”決定引氣入體並轉化為“真元”的效率,有人吸收快,有人吸收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