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5 頁)
〃分別引自秦觀的《浣溪沙》和《踏莎行》。
浣溪沙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踏莎行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浣溪沙》為秦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詞清悽幽美,恬淡婉靜。〃寶簾閒掛小銀鉤〃,珠簾掛起,所見為何?應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景。〃閒掛〃似是淡定,但那一縷清愁總是從心底無由升起,如飛花絲雨一般在心中輕揚,揮之不去,令人感傷不已。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是秦觀詞中較為少見的空闊之境。樓臺隱於瀰漫的霧中,津渡沒於悽迷的月下。世間之大,卻無處歸去,引出下句〃桃源望斷無尋處〃的感嘆。此境空遠迷濛,正印詩人迷惘傷情的心境。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感受。〃寶簾閒掛小銀鉤〃境界遠不如〃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闊遠,但其感觸卻是一樣的深沉動人。由此可見,詩詞的境界中,無論宏壯和清幽都可以成為至美之景。詩人把幽微處或是壯闊處的感受融於景緻之中,我們因此才發現了深藏這個世界之中的美和世界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
人間詞話之五十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此條原稿刪去)。】
詩詞以景抒情,古已有之。
所謂景語,在古典詩詞淵源之一的《詩經》之中就多有體現。其一是比興之句。看似直接寫景,但其實是因為景緻觸動了歌者內心深處的感情,或悲或喜,或憂或怒,不一而足。類似〃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即有嚮往之情,〃彼黍離離〃有悲慼嘆息之意,〃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含喜悅和祝福之情等等。其二是詩中出現的景緻,多用來映襯情感,最著名的當屬〃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以喜景寫悲,以悲景寫喜,比起比興句,這是更為明顯的〃景語皆情語〃。而楚辭中景語亦多,《九章·涉江》中〃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九歌·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章·懷沙》中〃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等等,詩人有感而發,其中多有深情。
及至漢詩,典型的像〃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等等,莫不以景抒懷,或是因景起意。而後魏晉南北朝時期,景語更多。建安風骨至今讓人嚮往,譬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山岡有餘映,巖阿增重陰〃、〃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高樹多悲風,海水揚起波〃、〃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等等,都在此列。晉代南北朝時期,景語蔚為大觀,陶淵明、大小謝等一大批傑出的詩人莫不是以景抒懷的高手,除去第四十五條中所舉〃千古壯語〃外,還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孤月出北山,宿鳥驚東林〃等等,都是情緒暗藏,為抒情之用。
唐詩宋詞大興於當時之世,自然與之前以景抒情之作一脈相承。先說唐詩,例子不勝列舉,若前條中〃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景中的感懷之情,〃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景中的禪意心境,〃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景中的寥廓悲慼之意,〃天階夜色涼如水〃景中的幽怨之嘆等等。於詞則更多,詞體更適合抒情,而其景之中更是情致款款,例如〃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一望關河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