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老來伴(第1/2 頁)
事情也真的和夏小小想的是一樣的。
沈一山最近退休了,一個人在家閒著無事便去和戰友們一起下象棋,一起打太極,總之就是把適合老年人的的運動都試了一遍。
最後愛上了廣場舞,還是那種雙人跳的廣場舞。
孫阿姨就是他在跳廣場舞的時候認識的。
孫阿姨的兒子女兒都在外地拼搏,拼搏的城市,最後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孫阿姨一個人在家就成了孤寡老人。除了每天下午到廣場和這些同輩人跳舞樂呵一下,她還真的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兒子成家有娃後,也讓她去幫他帶過娃,但是婆婆和兒媳總是不能和睦的相處。也不是說吵架吧!就是婆婆和兒媳的觀點永遠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孫阿姨會把吃剩的菜放在冰箱裡,留著第二天吃,可是兒媳覺得那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現在這都是什麼年代了,誰還會吃隔夜菜?至少在她的原生家庭中,都是每頓的菜,每頓吃完,沒有吃完就直接倒了,絕對不會放在第二天吃。
她不好說孫阿姨,就讓自己的老公去說。可那畢竟是自己的媽,他又不好開口,就讓媳婦隨她去。
媳婦哪能隨了她,當即就和自己的老公吵了起來。
孫阿姨知道他們爭吵的原因後,就很自覺的把菜放在一邊,他們不吃,她可以趁著他們不在家的時候自己吃。
再比如,兩代人帶孩子也是有代溝的。孫阿姨覺得小孩子用尿不溼不好,得用布的,但是兒媳不會那樣認為啊!
還是那話,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哪個孩子還用布的尿不溼啊?兩個都說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因為觀點不和,兩人搞的有些不愉快。
孫阿姨覺得自己沒錯,自己當初還不是那樣帶娃的,兩孩子還不是被她帶大了。
但是經過這些事後,兒媳婦不搭理她了,就連孩子也不給她帶了,孫阿姨在那裡沒事做,只好又自己坐車回到了家。
緊接著女兒又讓她去幫他接送孩子。
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在若阿姨的心裡都沒有任何的區別,不能在兒子的家裡幫兒子帶孩子,去女兒的家裡幫女兒接送孩子上學,也不是一件壞事。
於是她又興高采烈的拿著行李去了女兒的家。
女兒和女婿的工作都很忙,平時家裡的家務活也經常孫阿姨在做,剛開始的時候都還皆大歡喜。
可是有一天孫阿姨好心的帶一位盲人去盲人救助站,到孫女學校的時候,已經沒人了。
她一拍自己的大腿,嘴裡說著不好,就趕緊掏出電話給自己的女兒打電話,女兒不僅沒有問她去哪裡了,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開口就是指責她。
“蘭蘭她那麼小,你怎麼能不早點去接她呢?你知道一個小孩子在學校外面有多無助,多害怕嗎?
你說你整天也沒什麼事,就光去接個孩子,怎麼都做不好呢?”
孫阿姨這個時候不想解釋,只開口問:那蘭蘭現在在哪裡?
“還好被人老師看見,才給我打的電話,你說你一天天的到底幹了什麼事兒?”
孫阿姨的女兒說完就把電話給她掛了,最後孫阿姨回去,女兒還在不停的數落,作為女兒丈夫的孫阿姨女婿不好說什麼,但是看樣子,對孫阿姨今天的應為也很不滿,起身去了房間,把門關的啪的一聲。
就那樣,孫阿姨覺得在自己女兒的家裡也沒有立足之地了,就只好收拾好行李回到自己的家。
也好,回到家的孫阿姨不用再急著去接孫女,也不用慌著做飯,怕孫兒醒了會哭。一個人在家裡也挺閒的平時除了逛逛街,逛逛菜市,就在廣場和朋友們一起跳舞,過得也算是多姿多彩。
沈一山剛去跳舞的時候,啥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