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3 頁)
裴度嘆息一聲:&ldo;更令人痛心的是,不久後便有證據表明,李諒的罪名完全是被捏造出來的,也就是說,他是蒙冤而死的。&rdo;
韓湘喃喃自問:&ldo;難道我真的殺了一個冤魂?&rdo;
&ldo;怎麼可能?人是不能死第二次的。&rdo;裴度慈愛地看著韓湘,&ldo;我倒想起來了,李諒似乎還有一個兄弟。&rdo;
&ldo;兄弟?&rdo;
&ldo;是的,也同李諒一起被抓,遭到嚴刑逼供要他指認其兄謀反,他寧死不從,被刑訊而亡了。&rdo;
韓湘怒火中燒,一拳砸到案上:&ldo;天理何在?王法何在?&rdo;
裴度平靜地說:&ldo;據老夫所知,天理和王法並非一直都在,但是,它們終究都會在。&rdo;
韓湘愣住了。
少頃,裴度又道:&ldo;我聽你的描述,這個自稱李復言的人身有痼疾,卻不肯延醫治療,還聲稱有冤屈。所以我在想,此人會不會正是李諒的那個兄弟?&rdo;
&ldo;可他不是已經死了嗎?&rdo;
&ldo;李諒是明正典刑的。他的兄弟只是證人,被刑訊逼供而死,我估計屍體就被隨意丟棄在野外了事,未經仔細查驗。說不定他的命大,又活了過來。&rdo;
&ldo;這麼看來……&rdo;韓湘越想越有道理,&ldo;倒是很有可能!他死裡逃生,蟄伏多年後來到長安,就是為了報當年之仇!&rdo;轉念又一想,&ldo;可是他要報仇,怎麼報到段成式和我的頭上了?&rdo;
&ldo;因為李諒案當時的御史中丞,即案件的主審官員正是武相公。&rdo;
&ldo;什麼!&rdo;韓湘驚道,&ldo;我不信武相公會做出那等傷天害理的事來!&rdo;
&ldo;他沒有做。&rdo;裴度的語氣有些奇怪,&ldo;當時真正辦理案件的人是吐突承璀。&rdo;
韓湘目瞪口呆。
&ldo;實際上,事後為李諒平反的才是武相公。&rdo;
韓湘明白了。本應負責案件的御史中丞武元衡靠邊站,吐突承璀卻越俎代庖,草菅人命,而武元衡只能在事後略作補救。此案背後操縱者的身份不言而喻了。&ldo;李復言&rdo;卻只知向當年的主審官員復仇,想必叔公也是因為和武元衡的密切關係,被一併當成了復仇物件。
是&ldo;李復言&rdo;錯了嗎?韓湘悲哀地想,不,他沒有錯。即使武元衡和韓愈並未實際介入此案,但他們不也是袖手旁觀,冷漠地看著好好的一個官員和他的家人被活生生地逼死了嗎?而&ldo;李復言&rdo;明明已將自己裝入彀中,卻在最後關頭以死相逼,意欲使自己免遭吐突承璀的毒手。相形之下,他的行為要高尚得多,也寬宏大量得多。
韓湘的心刺痛難忍。只因自己無意中給予的友善,&ldo;李復言&rdo;便放棄了復仇,而自己卻親手殺死了他。
韓湘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沒有當著裴度的面落下淚來。
過了好一會兒,韓湘才能繼續往下講。裴度再沒打斷過他。官衙的鐘敲午時,韓湘正好說完了最後一句話。裴度立即便問:&ldo;李彌在哪裡?&rdo;
僕人把李彌帶上堂來。如今他的樣子已十分整齊,只有眼神依舊呆滯得嚇人,對裴度慈愛的問話也沒有絲毫反應。
韓湘說:&ldo;他什麼人都不認得,也完全不會講話了。&rdo;
裴度長嘆一聲,目光落到李彌的手上。早已變形的金簪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