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婚姻的意義(第2/2 頁)
開著車幾分鐘,便回到自己的村裡了。其實席家村和歐陽村,也就隔著個三四里路遠,兩個村都是自然村,同屬一個大隊。
不過嚴格的說,大隊是過去的叫法,那個時候鎮上還叫公社。
現在大隊改叫行政村了,也叫村委會,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叫大隊裡。
田龍村委會是由十幾個大小不一的自然村,組合在一起的,最小的自然村只有六十幾個村民,最大的也就五六百人,湊在一起也就三千多人口。
歐陽村也就二十來戶人家,一百出頭的人口,說白了,整個村嚴格來說只有二戶半人家,其餘的都是未出五服的一大家人。
歐陽德和的家,在村裡佔了大半,堂兄弟就有幾十個,他的爺爺兩兄弟,到了他的父親也只傳下了三兄弟,加上一個堂兄弟共四兄弟。
到了歐陽德和這一輩,有十二個兄弟,歐陽德和排最後一個,他的父親四十多歲才生下他來。
歐陽德和的大哥打過越戰,成了烈士,留下了兩個兒子,大嫂改嫁了,在城裡生活,兒子也在城裡上學,不過母子三人在村裡還有田地,戶口還留在村裡,也經常回來看看,農忙的時候回來收稻穀,插秧,其它的農活,由歐陽德和的父親照料。
後來兩個侄子由社辦糧轉成了商品糧,戶口也遷到了城裡,吃上了商品糧後,村裡的田地也就收回了。
歐陽德和比他大哥小了二十多歲,倒是和他的大侄子一年,只比他大侄子大了三個月,二人小時候經常搶他大嫂的女乃水喝,歐陽得和的母親年齡大了,沒有什麼女乃水喝,那個時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更別指望有女乃粉吃了。
歐陽德和的父親,在他們那一輩中也是最小的,也比歐陽德和的大伯小了二十多歲。
所以別看歐陽德和現在年齡不大,但輩份卻很高,大堂兄都做太爺爺了,大堂兄的兒子四十多歲,見了歐陽德和還得叫一聲德和叔。
歐陽德和的二伯有五個兒子,四個都是泥瓦匠,而且都是跟他的舅舅學的這門手藝。
歐陽德和還有一個二哥,現在和他嫂子都去了福省打工,在工地上做泥水匠,一兒一女在家裡讀書,由嫂子的大姐照看,大的是兒子,在讀高中,小的是女兒,在讀初中。
歐陽德和把車開進了大院子裡,下了車的時候,對正好奇的堂嫂打了個招呼:“秋紅嫂子,在曬衣裳啊?今天沒有去大隊裡呀!”
“德和回來了呀!我還以為是誰來了,這是你買的車嗎?”
秋紅嫂子是大隊的婦女主任,為人熱情大方,村裡不管是誰有困難找她幫忙辦事,她都會盡力的幫助。
村裡人有什麼事,也都喜歡找她商量。
“是啊!有部車回來也比較方便一點。”歐陽德和說道。
“方是方便,但是你還沒有成家啊!你這大手大腳的把錢都花完了,還怎麼娶老婆呀!現在娶個老婆要花四五萬,甚至六七萬都要。”秋紅嫂關心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