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無背錢(第2/9 頁)
受那樣的折磨。”他言語間雖然很正經,但卻透著一股調侃的味道。
提起這件事,縱使是性格冷峻的狄詠,也難得鬱郁地吐出一口濁氣。
事實上,他原來是白天在垂拱殿當值,在皇帝面前幾乎天天露面,還能在殿外旁聽朝臣們參政議政,簡直是平步青雲的一個差事。但實在架不住他每次下值回家的時候被街上的人圍觀,那種瘋狂的場面,簡直越演越烈,最後他只能硬著頭皮申請調班,這下果然清靜了。
“噗!誰讓寶安公主指明想要你這樣的人當她的駙馬爺,皇上還稱你為‘人樣子’,誰不想親眼瞻仰一下這御口親封聞名遐邇的‘人樣子’啊?”侯方傑各種幸災樂禍。
狄詠都懶得搭理這喜歡嘲諷他的小子,因為他知道即使他不搭腔,侯方傑一個人也可以說得很開心。
侯方傑也瞭解狄詠的性子,壓根也沒指望他有什麼反應,手搭上他的肩嘿嘿笑道:“怎麼樣?被公主垂青的感覺如何?”
狄詠面無表情,因為他知道這純粹就是不可能的事。
寶安公主是高皇后的長女,無比尊貴,又怎麼會嫁給才是五品東上閣門使的自己?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奢想過。前陣子皇帝親自召見他,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打算把他賜婚郡主,讓他當個郡馬。
這已經是無上的榮耀了,他沒有什麼異議。只是婚姻大事並非他所求,他和父親一樣,寧願投身沙場、戍邊血戰。
侯方傑一邊和狄詠往城西的西角樓大街走去,一邊回憶著狄詠出街時的盛況,不禁“撲哧”一聲取笑道:“你要慶幸那些姑娘們往你身上投的都是簪花,而不是瓜果,否則遲早又會是個看死衛的人間慘劇。”
狄詠的俊臉黑了幾分,心裡琢磨著要不要也像父親一般弄個銅面具,但在汴京城委實太過誇張了,反而會落人話柄。
侯方傑湊了過去,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地說道:“知道嗎?坊間傳聞,狄大帥哥從不簪花,是在等心上人送的那一朵。”
本朝男人喜好簪花,這已經是上流社會的一種風俗習慣。每逢重大節慶,皇帝都要賜花給大臣們,這種御賜的簪花還根據品階而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場合、不同季節、不同服飾如何搭配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光帛花就有數十種顏色品種之多,什麼見外使時不得佩戴縷金花,甚至有時候連花瓣的多寡都有這樣那樣的說法。
狄詠向來唾棄這種脂粉氣濃重的習俗,不管什麼時候都堅決不會簪花,同僚中有人看不慣,私下諷刺他父親出身貧寒,家教粗鄙,不識禮數。
不過狄詠也知道自己是太過於出挑,這些風言風語他也從來不在意。況且他父親確實是出身不好,還服過刑被刺過字,更不是什麼梁國公狄仁傑的後人,有什麼不能讓別人說道的?所以侯方傑此時之言,他也是當成說笑,繃緊的俊顏鬆動了幾分,倒是有些旁人難得一見的柔和之意。侯方傑更是卯足了勁八卦。
兩人就這樣並肩穿過右掖門,來到西角樓大街的西南,沿著相對寬闊的路街,路過臨街的開封府、殿前司、尚書省。這些莊嚴肅穆的衙門門前,都已經零零落落地出現了早來的官員們,有認識的便和他們兩人打著招呼,寒暄兩句。狄詠本身就不善言辭,而且交友並不廣泛,大部分都是侯方傑在笑著聊天。他們一路走到龍津橋盡頭,就看到了一棟雅緻華麗的高樓。
清風樓在汴京頗有盛名,又臨著諸多官府衙門,許多官員都喜歡在此處歇息攀談。進了那扇彩繪雕欄的大門,右手邊大堂廳壁上就掛著一幅司馬光所著的《和孫器這清風樓》一詩。雖是朝陽初升,但這清風樓已是熙熙攘攘。侯方傑知道狄詠不喜被人圍觀,如果坐在大堂內恐怕會人人側目,所以索性上了三樓包廂。
侯方傑隨意地點了幾份想吃的早點,還未等早點上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