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西遊記(第1/2 頁)
“您是說,我的父母還沒有死?”呂興儀驚喜道。
“年輕人別太激動。”陸瑾解釋道,“只是說有這種可能。不過可能性很小,你別抱太大希望。”
“即便有一點希望我也要去尋找。”
呂興儀想不到父母沒死,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不回來找自己呢?
“既然你主動詢問了,我也告訴你一些有用的。當日除了年幼的沈衝之外,還有幾個全性的傢伙也參與了。他們是兇伶夏柳青,屍魔塗君房。”
屍魔塗君房也在東鄉莊見過了,沒有交手不知道他的確切實力,但是看張靈玉和榮山忌憚的態度也能知道幾分。
“不必太著急,過兩天就是羅天大醮了,到時候自有分曉。”陸瑾見呂興儀有要走的心思,趕忙叫住,指了指旁邊的凳子說道,“坐下聽老夫講一出西遊記如何?”
“求之不得。”
呂興儀坐在左邊的椅子上。
陸瑾卻並未立即來講,而是朝門口說道:“你們兩個小鬼就別偷聽了,直接進來吧。”
門被推開,陸琳和陸玲瓏並肩走進來。
陸玲瓏撓頭道:“還以為太爺爺發現不了呢。”
陸瑾寵溺得笑笑,並沒有責怪的意思,讓他們也坐下。
等眾人落了座,陸瑾才緩緩開口。
“老夫年輕時也是道家弟子,在三一門修行。曾聽師父給我講過些西遊記,和如今所流傳的頗為不同,今天就分享給大家聽聽。”
“我這本西遊記的主角可不是猴子,而是一個人,更確切的說,是一個練氣士。”
“一入門師父就告訴我,修道者須有鐵石心腸,就算不是拋棄七情六慾也差不了多少了。如果心不堅定,就永遠不可能明心見性。所以故事的主角就有一顆石心。”
“心者,火也,地支在申。你看這跳動的心,像不像一隻上躥下跳的猴子?所以道心的形象就是一隻活潑好動的石猴。”
“心最敏感,對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感知,所以通常是修行人最先修行的。修行心的法子,現在幾乎已經失傳了,不過從古籍的隻言片語中可以大致推算出來,在古人看來修行心需要遠行。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他就從南贍部洲前往西牛賀州,這一路的所見讓心更加豐富。到達了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斜月三星知道是什麼嗎?”
陸瑾將手指在空中虛畫,先斜斜得畫出一道,又點了三點,儼然一個“心”字。
“心的位置不在別處,就在靈臺方寸。”
說著手指抵住眉心,這裡就是靈臺。
“石猴的師父是誰還記得嗎?是須菩提祖師。所謂菩提,也早有前輩闡明。”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四句流傳千年,其中自有其道理。菩提指的就是身,靈臺就是心。修行心要在身體力行才可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知行合一。一定要時時反省自己,才能保證本心清明。”
“呵呵,就講這麼多吧。老夫年紀有些大了,後面的事記得不大清楚了。”陸瑾自謙道,明顯是他說到了自己想說的重點。
陸玲瓏撒嬌道:“太爺爺,這段您每次都講,這次能不能多講點?”
“別太貪心,玲瓏。”陸瑾並未遂了陸玲瓏的意,“先理解了修行心的法子,對你們很重要。對你,和對興儀,對你們二人都是如此。”
也許是怕呂興儀不明白,陸瑾再次解釋道:“全真的戒律就是拂拭的一種法子。”
呂興儀頓時明白,這是陸瑾在提醒自己遵守戒律。
看來是戌狗的事情都已經傳開了,都傳到了陸瑾耳朵裡。
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