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第1/3 頁)
他敢打賭, 只要此人押到,湯嘯也就徹底完了。
李韶安知道帶兵來打石安的主將是謝平瀾, 雖然往軍前遣使,說是要獻城歸降,卻不敢就這麼把身家性命交出去。
因為謝貴妃, 他父子之前將謝家險些連根拔起,深仇大恨不可能化解,李韶安怕謝平瀾趁機報復,又同時聯絡王橋卿,派出使節趕往京城去向杜昭遞降表。
李太后和小皇帝不過是他手中的傀儡,李韶安好言安撫,道天下未定,杜昭必會善待對他全無威脅的母子二人,做個降王可比偏安一城,整天擔驚受怕強多了。
李太后抱著兒子痛哭一場,唯唯應了。
怎麼對待長公主,李韶安卻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細論起來他同司徒家有殺子之仇,李家雖然不像司徒翰兩口子膝下只一根獨苗苗,但那些庶子實在上不了檯面,全都無法跟李克明相比。
只是因為大敵當前,李韶安才勉強同司徒翰兩口子達成共識,暫時把讎隙揭過去。
司徒翰在外還有好幾萬兵馬,長公主身邊也留了不少人保護,這時候若是撕破臉,誰知道會引出什麼後果,李韶安不想這時候多生事端,這麼一猶豫的工夫,長公主已經得了訊息。
石安自己人太少,朝中文武都要投降,她做不到力挽狂瀾,一咬牙,將追隨她夫妻倆的親信召集起來,搶出了被嚴密監視的皇二子、皇六子,帶著兩個侄子半夜叫開城門,不敢迎著密州軍去和丈夫會合,只好先往南行避禍。
李韶安沒有料錯,杜昭眼看登基在即,不能不為了治理江山考慮,覺著這仗打下去很是勞民傷財,一聽說大趙君臣有意歸降,大大鬆了一口氣。
至於李韶安所提的條件,他逐條看過,覺著並不如何過分,召集自己人簡單商議之後,決定停戰納降。
考慮到李韶安惴惴不安,派來的使節還特意提出歸降之後的安全問題,杜昭專門給遠在前線的謝平瀾寫了封親筆信,半是解釋,半是安撫,他也擔心謝平瀾放不下仇恨,背地裡暗下毒手。
李韶安若是有個好歹,剛剛歸降的大趙文武不免人心惶惶,再生波瀾。反正那人是個草包,做為降將,以後也只能老老實實夾著尾巴作人,到不如放他一馬。
與那封信同時到達的,還有杜昭對鄴州眾多降將的封賞。
費長雍自己要辭官歸野,除了他,鄴州一系就沒有什麼才能出眾的人物,即便如此,杜昭依然從優安置,牆頭草馬康才和幾員副將品階未變,調往定靖以及南明州任職,三州文官保持原狀,算是信守了原本法令不變的承諾,命陳佐芝的兩個女婿攜家眷入京,到時若是識趣些表現得好,會封兩個散官養起來。
最叫人羨慕的當屬隋鳳,杜昭對他大加褒獎,叫他等戰事一了便直接入京相見,據小道訊息稱,隋鳳此去京城正可趕上杜昭登基大封群臣,很可能獲封爵位,反正來日前途一片大好。
表面上是因為此次他帶兵阻擊司徒翰,力保童向雁大軍不失,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杜昭愛屋及烏,衝著謝平瀾,沒把隋鳳當外人。
杜昭對謝平瀾重視到什麼程度,沒見打發了長子整天跟在謝平瀾身邊,當初手下還有湯嘯能與他別別苗頭,如今姓湯的也徹底倒了,杜昭把他交給京城派系的文官們會審,公佈了十餘條罪狀,明正典刑,多年經營的勢力亦被連根拔起,接替他的王橋卿和謝平瀾私交深厚,兩人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謝平瀾若是不退,明擺著便是杜昭朝的第一權臣。
不管旁人怎麼看,謝平瀾接到杜昭的親筆信,看完之後皺起眉頭半晌無語。
他已經答應費長雍等仗打完了便向杜昭辭官,其實急流勇退的想法一早就有了,即使對方不提這個條件,他也準備找個時機抽身。
不過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