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1 1645 年二月,馬士英題授其次子署理勇衛營務,接替太監李國輔。見李清《南渡錄》卷四。
2 張怡《聞續筆》卷一雲:&ldo;弘光至太平,以靖南家屬所寓也。城門閉不納,露宿郊外。上命盧監(盧
九德)召大鋮、大典等。十三日,靖南、大鋮等至,鹹咎上不當輕出。上亦悔,因酌三爵飲靖南曰:&l;願
仗將軍威力。&r;靖南瀝觴於地,曰:&l;所不盡犬馬以報者,有如此酒。&r;於是痛哭,將士皆感激。遂
扶上登舟,十七至蕪湖。&rdo;
3 黃道周《黃漳浦集》卷四《恭慰皇太后興居並述義師情繇疏》。查繼佐《國壽錄》卷二《廣德州知州趙
公傳》記載:&ldo;乙酉五月,上棄都走茅山。茅山鄉之人以清兵至,約持槊自為衛,不知駕過此,夜舉火亂
逐,上失所在,而士英獨以其衛卒二千餘人南行,欲入杭州。&rdo;同書《錢塘知縣顧公傳》又記:&ldo;乙
酉五月十四日,馬士英棄上茅山,自以兵二千餘人先至杭。甘六日太后始以六七輿至杭,居總兵府。&rdo;
茅山在江蘇句容縣東南,與溧水縣相近。兩書所記基本相符。
1 《黃漳浦集》卷二十四《潞王監國記》。
2 例如《明季南略》卷四《馬士英奔浙》條。按,此據中華書局版,商務印書館版此條在卷六。
3 溫睿臨《南疆逸史》卷四十九《黃得功傳》。
4 張怡《聞續筆》卷一。
5 張天祿順治二年九月&ldo;亟查功績事&rdo;啟本中說,他在五月&ldo;十七日奉王爺命令隨貝勒王爺赴蕪湖剿撫靖
加上滿洲重兵壓境,黃得功部下將領田雄、馬得功決定降清。黃得功不知軍
心已變,把劉良佐派來招降的使者處斬,引兵出戰。叛軍趁黃得功不備,暗
中猝發一箭,射中得功喉部。黃得功自刎而死。1弘光帝被田雄等活捉獻給清
方。有一種記載描寫了當時的場面:&ldo;田雄負弘光皇帝於背,馬■喚(馬得
功的外號)執弘光二足。弘光慟哭,哀求二人。二人曰:&l;我之功名在此,
不能放你也。&r;弘光恨,齧田雄項肉,流血漬衣。&rdo;2
至於朱由崧被俘的時間,據顧景星記黃得功事雲:&ldo;大清王師奄至,公
中流矢,仰天自剄,五月二十八日未時也&rdo;1,如果記載不誤,弘光當在同日
被俘。但是,《明季南略》卷四《劉良佐挾弘光回南京》條卻說:&ldo;二十四
日乙巳,劉良佐以弘光到,暫停天界寺。&rdo;同書《弘光拜豫王》條內又記:
&ldo;五月二十五日丙午,弘光以無幔小轎入城,首蒙包頭,身衣藍布衣,
以油扇掩面。太后及妃乘驢隨後,夾路百姓唾罵,有投瓦礫者。&rdo;《清
世祖實錄》卷十七僅依據奏報記&ldo;縛福王及其妃來獻&rdo;,沒有具體月日,也
未提及太后,事實上鄒太后當時在杭州,《明季南略》所記肯定有錯誤。
弘光朝廷當國的整整一年時間裡,正處於內憂外患日益加深之際,君臣
上下有可為而不為,朝野人士不僅沒有因北都的覆亡而振作起來,反而在腐
敗、內訌、爭權奪利上遠遠超過了崇禎時期。時人張岱痛罵朱由崧,說:&ldo;自
古亡國之君,無過吾弘光者,漢獻之孱弱、劉禪之痴■,楊廣之荒淫,合併
而成一人。王毓蓍曰:&l;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