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5 頁)
得了駐兵權。
但是他們之間達成了協議,可是塞北這邊卻不同意,打了半天還是放日本人進來了,那豈不是白打了。但是張學良同意,不知道日本人給他灌了什麼迷湯,他竟然也同意日本在瀋陽可以駐紮不超過千人的武裝來保護鐵路,而在長春日本人則可以駐紮五萬人,同時張學良積極跟蘇聯談判,希望蘇聯撤出東北。原來相比日本,張學良更不放心蘇聯啊。
而趙書禮先是堅決反對,繼而神秘的突然不再堅持了。
於是一直在僵持的塞北和日本達成了妥協,雙方不就戰爭問題賠償,不就民事問題賠償。繼而各方談判很快就達成了協議,趙書禮跟張學良同時邀請蔣價石派人北上籤署儀式,畢竟人家才是中央,沒有蔣價石的授權,名義上任何條約都是非法的。兩人這麼做也就是給蔣價石面子,看看,咱還是認可你是中國的老大的不是。
蔣價石也很識相,臉是別人給的,面子是自己丟的,相信即使他不派人去,東北的局面也定下來了,因此只能選擇追認。只是這種完全被動的局面讓他很不舒服,是個男人都不會喜歡被動的吧。
當幾方條約簽訂,規定義大利、英國、法國、蘇聯和日本五國在東北駐紮維和部隊,軍費由東北財政支出,同時規定了各方駐軍的數量都不得超過五萬人。而張學良仍舊是東三省邊防司令公署的總司令,東北仍舊是他的地盤。可是這不算完,要知道現在東北可是有十數萬剛剛浴血過的塞北軍呢,這怎麼處理?要是蔣價石給趙書禮一個任命,讓他兼任東北司令,相信張學良沒有能力反抗,但是他沒有。他有兩個擔心,擔心張學良失勢後,北方就剩趙氏軍閥一家獨大,另一個擔心是東北也歸入塞北整府管轄後,加上再把張學良趕出北京,以北京為中心趙氏另立中央怎麼辦。而現在繼續讓張學良佔有東北,法理人情上都說的過去,因為這裡本來就是人家的地盤嗎。
可是這對塞北方來說實在是不公平,在東北的塞北軍士兵怨氣很大,跟附近駐紮的東北軍常常衝突,而且都是塞北軍挑釁。而在張學良的嚴令下,東北軍士兵繼續忍辱負重,對挑釁不做任何回應。
經過再三的權衡,趙書禮同意了讓塞北軍撤出東北,但是提了一個要求,塞北軍在東北大慶鎮駐紮五萬人的軍隊,同時這裡也要由東北支付軍費,張學良同意了。只要能讓塞北軍離開自己的地盤,就算趙書禮提出更過分的要求,他也會答應的。
此次戰鬥打了個叮咣響,塞北軍損失數萬大軍,結果僅僅就是從張學良手裡摳來了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地區,還有就是在大慶獲得了軍事存在。只是如此嗎,不,因為真實的歷史從此改變了,東北沒有淪陷於日寇,這就已經是趙書禮最大的勝利了。
那塞北軍是僅僅得到了一個削弱日本的機會嗎,同樣是否定,因為趙書禮這裡還有厚黑教主李宗吾。
條約簽訂後,趙書禮跟張學良共同發表和平講話,刻意強調了是在中央蔣價石的領導下,東北再次贏了了和平,這些是趙書禮要求張學良如此說的。相信這好像是拍馬屁的話,傳到蔣價石耳朵裡,他會很高興。但是趙書禮會拍蔣價石的馬屁嗎?
這言論發表後,坐實了東北談判是奉蔣價石的命令,給東北給中國帶來了和平。
但是很快輿論的風向一轉,風向是從塞北開始的,各大報紙發表評論。先是對東北和平表示了贊同,但是眾口一詞對中央整府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抨擊。先是從這次戰爭中,中央始終未發一兵一卒,任由塞北軍士兵在東北血戰。在外交和整治上也是毫無作為,只是在最後主持談判的時候出了點力,可是這力出的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在塞北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軍事優勢的前提下,蔣價石整府竟然指示塞北方談判代表與列強妥協,同時讓五大列強國進入了東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