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碳(1)(第2/2 頁)
”李泓毅說完,拿上圖紙,披上了蓑衣,戴上斗笠就轉身出了門。深一腳,淺一腳的朝工坊走去。
李皓峰目送李泓觀離去,飛身又上了屋頂,回到家裡。找到父親李泓毅,又畫了一份滑雪板的圖紙,交給父親。父親只需要負責做卡套,工作量不大。
李泓毅拿上設計圖,披上蓑衣,戴好斗笠,出了門。行進的速度倒是快了許多。李泓毅就是那五個練出內勁的其中一個。
雖然43歲了,但原先的武功底子很好,加上常年打鐵,筋肉血骨的強度非常高,所以很快便練出了內勁。
目送著父親離去,李皓峰再次飛身上屋頂。氣沉丹田,長嘯一聲,內勁將聲音傳遍了整個李家坳。
“所有青壯年,速到後山工坊集結!所
有青壯年,速到後山工坊集結!所有青壯年,速到後山工坊集結!”
沒有擴音喇叭,溝通基本靠吼……
不到三分鐘,村道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人影。全都穿著蓑衣,戴著斗笠,如螞蟻行軍般,深一腳淺一腳的向工坊移動。
整個李家坳,六千三百名壯勞力,全部出動。河面已經完全凍住,水輪車無法工作,只能全靠手工。工人們,分工合作,流水線作業。一天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直到完全天黑,共製造出,五千副滑雪板,兩千部雪橇。
全靠手工製造,這個速度,已經相當快了,但對嚴重的災情而言,這點產量,還是遠遠不夠。
李皓峰及時改變戰略,工坊實行兩班倒,一半工人先到樓上休息,一半工人繼續生產。
李皓峰則帶著到達明勁巔峰,及到達內勁高手的成年族人。將所有的雪橇,都裝滿了木炭,和棉被,棉衣。共一百五十人,一百五十匹馬。
“神農機械”在這三個月內,盈利頗豐。別看入冬了,貌似已經到了淡季,但要知道,開春就要播種,犁田。所以“神農機械”在各地商人的努力推銷下,銷量每天都在翻倍的遞增。
所以馬匹雖貴,但有龐大的財力支撐,依然從外地商人處,採買了兩百匹的馬。保證每個青壯年,都人手一匹!用時騎行,農忙時可耕地。
雪橇多,馬匹少,好在雪橇不大,載重量不多。直接將三個雪橇連線在一起,由一匹馬拉著。這樣一百五十匹馬,就拉了四百五十部雪橇的貨物。
一隊長長的隊伍,冒雪向府衙前行。與其漫無目的四處亂串,不如直接將救援物資交給府衙,由府衙和府軍將士們負責分發。這樣救援效率更高!
二十里山路,二十里官道,路途不算遠,但是在這暴雪天,又是在夜間行動,實在是不便。
好在二十里的山路,經過三個月的修繕,已經全部拓寬到三丈寬,並且鋪上了水泥路。白雪在黑夜中尚還能反光,所以雖然難行,但也在半個時辰內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趕到了府衙。
府衙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府軍將士們和衙役捕快們,匆忙的進進出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