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開始全力搞音樂(第1/2 頁)
蘇衍想了想楊雪的話,確實是這個道理。
他因為公司的事情,已經忽略自己的發展。
而且他也確實高估了這些詩詞的吸粉能力。
他從小就背這些詩詞,所以對古人的崇敬之情可以說是非常高的。
但是你要是讓他說一些現代的文化大家,他根本就說不出來,因為不想關注,覺得沒意思。
文化是要符合時代發展的。
唐宋時期,詩詞大行其道,那是因為國情民風。
寫詩作詞的人就像現在寫歌的人一樣,所以受追捧。
到了明清時期,詩詞已經淪為小道爾。
即使有不錯的詩詞,但是少之又少,而且在當時也並不受追捧。
只有詩詞圈的少部分人才會口口相傳,影響力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而他穿越過來的這個龍國,當今更是個娛樂和科技的時代。
娛樂專案實在是太多了,文化帶給人的娛樂性微乎其微!
當時現場的一聲聲“蘇神”的火爆氣氛和千萬的投票,直接給蘇衍幹迷糊了。
仔細想想,願意去現場的,都是詩詞愛好者,當然對《水調歌頭》《春江花月夜》奉若神明瞭!
而他能得到這麼多票,更多的是“音樂男聲”帶來的影響力和與作協衝突的戲劇性。
估計有很多票是他的粉絲投的,還有死忠粉拉著朋友投的票。
關注詩詞的人,卻不一定會關注他本人。
他們只會關注他蘇衍又出了什麼文學作品,更不可能知道他唱了什麼歌,寫了什麼曲子。
這些人甚至連娛樂圈都不怎麼關注。
同樣,喜歡偶像的人,可不一定會關注詩詞大會,因為不感興趣。
所以他到現在,雖然選秀的網路投票都能拿到將近兩千萬,但是浪博的粉絲也只有五百萬。
楊雪繼續說道:“中秋的一場盛會,雖然對你的藝人發展的影響有限,對你的名望很有幫助,以後會順利很多。”
“所以,要趁這個機會,多發歌曲,多寫歌。爭取在短時間內踏足三線藝人的行列,穩住三線藝人的排名。”
蘇衍點了點頭,他對楊雪的說法很認同。
就好像有的時候我們很喜歡一篇小說,但是卻不知道作者是誰。
而在圈內非常火的作者,一旦上綜藝,認識他們的人也可謂是少之又少。
至於為什麼只能說是穩住三線藝人的排名呢?
因為三線到二線需要時間的積累。
這個時間可以很快,但絕對不是一個只出道一兩個月的藝人可以上。
二線藝人榜有一個最低標準,那就是一年的時間。
一定要出道一年以上,才能登上二線藝人榜。
官方藝人榜單的標準,從時間要求上來看:
二線藝人榜單:出道時間至少需要超過1年。
一線藝人榜單:出道時間至少需要超過2年。
超一線藝人榜單:出道時間至少需要超過5年。
所以在第一次比賽的時候,周老闆說,保持水準的話,最少五年,蘇衍可以登上超一線藝人榜單。
這算是對他最高的評價了。
意思就是,蘇衍不缺才華,只缺時間,只要時間一到,就能即刻入榜。
像最快的周老闆就是這樣。
其實他出道一年多的時間,就滿足一線藝人歌手方面晉升的硬性標準:3首金曲,10首綜合傳唱度很高的歌曲。
但他也是到兩年的時間,才直接晉升一線藝人榜。
當然,周老闆出道剛滿兩週年的第二天,排名就蹭蹭的往上漲,直接漲到一線藝人榜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