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司天監裡的君臣對話(下)(第2/2 頁)
“官家,這位監丞,是沈經略使當年做司天監提舉時,就用的人。三十年了,請官家看看他,穿的還是一身青綠袍衫。可是,老夫說句直言,他這樣的七品官,每日裡所做之事,倒比那些只知勾心鬥角的朱紫大員,更對得起國朝給他的俸祿!”
內侍也湊上來,殷殷勸道:“蘇公,先坐,先坐,坐下慢慢說。”
“我不坐,”蘇頌道,“中貴人先容我將話說囫圇了。”
他仍是面向趙煦,情緒平靜了些:“官家,老臣雖年事已高,尚能走動,這幾日在城中四處看看,不但見到寺廟庵堂和大戶人家施粥,還看到小商小販與太學學子一同在汴河畔施粥,又有那尚是白身的年輕郎君,因懂醫識藥而設攤義診、為民眾熬煮湯藥。官家方才對著這水運儀象臺,要問天,老臣卻覺得,國以小吏、小民為根本,官家的眼光,不妨從天上落下來,看看朝堂之下、看看市井之中,有這監丞,有那施粥施藥的小民,國本何憂?只是莫讓一群昏聵的廚子,將好端端的菜,做壞了!”
蘇頌一口氣說完,才又步到椅子前,坐了。
一片安靜。
那司天監監丞心道,乖乖,俺有生之年竟能見到已經致仕的相公這樣教訓天子,也算值了這身官袍了。
趙煦訥言良久,知道蘇頌與二蘇私交不錯,似乎想緩和一下氣氛,主動開口道:“蘇公所言,朕會認真思量。蘇學士的次子蘇迨,前日已給朕上了一封奏疏,請求重查工部侍郎吳安持與蘇轍之間的河議之爭。朕會留心的,看看章相公在裡頭,是否有公報私仇之舉。”
蘇頌也氣順了些,點點頭:“臣今日所言,皆出自肺腑。”
“朕知道,知道。對了,蘇公方才所說,太學也去施粥了?國朝養士,果然養的是仁心賢士吶。”
蘇頌聞言,略略計議,向趙煦道:“是太學的米糧泡了水,放不得幾日,教兩個做飯食行的娘子出資買下,做了稠粥,與太學學子和僕役們一道施粥。”
“哦?”趙煦頗感興趣道,“商婦有此義舉,朕應下詔嘉賞,傳於京城。”
“官家要賞何物?賞金賞銀,不如賞她們一幅字吧。她們懸掛於飯鋪,便是最好的體面。”
“唔,蘇公所說有理。朕寫什麼呢?她家是做何種吃食的?”
“官家寫‘新琶客’三字吧,乃她家香飲子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