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第1/3 頁)
長安城裡,普通百姓和低品官吏最喜歡的登高地點是&ldo;樂遊原&rdo;,這個景點我們曾經在&ldo;長安五大景色一日遊&rdo;當中介紹過。另外&ldo;曲江池&rdo;雖然完全談不上&ldo;高地&rdo;,但是很多人有地方出來閒逛遊玩就成,所以重陽節逛曲江的也不少。等到王維年長時名聲傳開了,有資格入宮去陪著皇帝公主過節,他的登高地點就換成長安城東北角的龍首原、大明宮‐‐那地方的地勢比城內高,站在含元殿前向南看,能一直看到城南的大雁塔,&ldo;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rdo;的長安大城就在腳下歷歷展開。
不過奉詔入宮陪侍的大臣名人,未必有閒心站在廊上看風景。皇室重陽過節,除了例行的賜宴、賞菊、賦詩、賜物以外,在初唐和盛唐前期,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小眾活動,那就是舉行&ldo;射禮&rdo;。
&ldo;射禮&rdo;本來也是一項古老的禮制活動,大家按規程奏樂、射箭、飲酒、賞罰,以此來激勵人們居安思危、不忘武備。唐朝開國以後,前承三百年大亂世,全社會習武風氣濃厚,開國前兩代君主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都是當時非常有名的神箭手,所以朝廷也很重視&ldo;射禮&rdo;。平時不定期進行的不算,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是必定要&ldo;賜群臣大射&rdo;的,三月三日那次規模比較小,九月九日重陽節搞得很隆重熱烈。
比如在貞觀年間,那位最喜歡炫耀自己武功的李世民陛下就經常和近臣一起下場&ldo;大射&rdo;。按規定,&ldo;射禮&rdo;要在&ldo;射宮&rdo;舉行,但事實上沒有一個專門的宮殿叫&ldo;射宮&rdo;,都是臨時指定一個合適的宮內場地。貞觀年間曾經舉行過&ldo;大射&rdo;的有武德殿前、儀鳳殿前、觀德殿前、玄武門等。
前一天,有關負責人員把場地整理好,把樂隊的位置設定。在殿門之前九十步張設箭靶‐‐注意,當時的箭靶可不是現在那種一圈一圈的圓形靶,而是用各種動物皮毛做的,叫&ldo;侯&rdo;。根據等級不同,用的動物也不一樣。唐朝皇帝參加射箭的話,靶子就是熊皮,叫&ldo;熊侯&rdo;;只有大臣們下場,靶子是鹿皮,叫&ldo;鹿侯&rdo;或&ldo;麋侯&rdo;。
箭靶的西邊和北邊各十步處,堆設擋箭的圍壘,高寬各七尺,這叫&ldo;乏&rdo;,是一種安全防護措施,儘量避免哪位手潮的大臣一箭飛出釘死觀眾(後面我們會看到,手潮的大臣是肯定會有的)。宮殿的臺階下面設五套&ldo;楅&rdo;,也就是裝箭支的木筐,高三尺,寬三寸,厚一寸半,整體做成龍首蛇身狀,裡面裝滿箭支。
皇帝要站在殿前正中的位置射箭,在他西面還要佈置一些&ldo;侍射射位&rdo;,也就是陪射的大臣們的位置。另外,東邊階下陳設賞物,用來賞賜給射術高超的參賽大臣,西邊階下則設定罰酒的器具。九月九日這天天亮以後,皇帝穿著這種場合特製的禮服&ldo;武弁&rdo;,先舉行儀式接受大臣們覲見,然後帶大家來到&ldo;射宮&rdo;。奏樂,行酒二遍,一位&ldo;侍中&rdo;[注60]奏稱:&ldo;有司謹具,請射。&rdo;(各項準備工作就緒,請開始射禮。)另一位侍中往前聽皇帝的回答,聽完退後宣佈&ldo;制曰可&rdo;(天子說可以開始)。
於是君臣分別入座,由皇帝的近身侍衛(唐朝叫&ldo;千牛衛&rdo;)人員進呈天子的弓和箭。開射之前,樂隊先奏樂,當奏到樂曲《騶虞》的第五節時,只見皇帝開始拉弓,他發出的第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