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法軍損失了40萬大軍,1000門大炮,17。5萬普軍馬。可拿破崙絲毫沒有灰心之意,在返回巴黎的路上,他很平靜地與科蘭古談起徵俄的失敗原因,沒有自責,沒有痛苦,好像只是一位輸了棋的象棋大師,趁剛剛輸了的這局棋和力圖取勝的下一局棋之間的休息時間,冷靜地分析自己的錯誤。他認為這場戰爭的失敗不是因為敵人太強大,他至今仍對亞歷山大及其將領持蔑視態度,也不是因為他發動的這場戰爭在政治上不合時宜,而是應歸咎於惡劣的天氣以及波蘭人沒有按照他的命令去徵召軍隊。他說:“亞歷山大燒燬俄國的城鎮,甚至燒燬莫斯科,簡直是一種愚不可及的行為。既然他如此信賴冬天,為什麼還要用火呢?他有武器和軍隊可以打仗,可是在不打仗的軍隊上白白花那麼多的錢,這不是發瘋嗎?一個人在同敵人戰鬥時,不應該再摧殘自己。庫圖佐夫的退卻事實上是愚蠢的。把我們毀滅的原因是俄國的冬天。我們是氣候的犧牲品,那時的好天氣欺騙了我。假如我早兩個星期撤出莫斯科,那我的軍隊一定早到了威特斯克。要是我那樣做了,那就應該是我去嘲笑俄國人和亞歷山大了,那他就會後悔早沒同我進行談判了。我們的一切災難取決於那14天以及人們沒能執行我的命令去徵召波蘭的哥薩克人。”
經過12個晝夜的秘密旅行,拿破崙一行於12月18日到達杜伊勒裡宮。此時的巴黎已被一片悲哀氣氛所籠罩,因為巴黎人民已從12月16日的公報上得知法國遠征俄羅斯的結局。成千上萬個家庭正為失去親人痛苦不已。
不久又傳來了維爾納失守的訊息。法軍在俄軍的追擊下,於12月10日被迫撤出維爾納。12月14日,殘軍渡過涅曼河進入東普魯士。貝爾蒂埃因勞累和沮喪而病倒。身為總指揮官的繆拉見殘軍不斷潰散,倍感無回天之力,便不辭而別,化裝溜回了那不勒斯。拿破崙雖對這一訊息感到有些意外,但沒有感到特別沮喪,因為巴黎的局勢使他很受鼓舞,他說:“那個可怕的公告有它的影響,可是我看,我回來所帶來的喜悅比我們的災難所引起的痛苦要大得多。公告給人民更多的是憂傷,而不是氣餒。人們的這種心理將會影響維爾納政府,不用三個月,我將東山再起,那時整個局勢就會改觀。〃他對未來總是充滿信心。
第八章 四面楚歌
萊比錫戰役之一拿破崙一回到巴黎,立即著手組織一個新的大軍團。他預料到敵人一定會趁機反攻,他必須抓緊時間,趕在俄國人在普魯士邊界集中之前,迅速採取行動。這時,有種種跡象表明法國的同盟國正在蠢蠢欲動,企圖脫離法國的控制軌道,他必須以新的勝利來鞏固對同盟國的統治,拿破崙開始提前徵召1814年和1815年兩級新軍,很快又集中了30萬人的生力軍。由於下級軍官極為缺乏,軍官學校中的200名候補生被立即任官,100名服務10年以上計程車官也都被提升為少尉。
拿破崙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儘管庫圖佐夫極力勸說亞歷山大趁法軍撤退之際與法媾和,但野心勃勃的亞歷山大堅決不同意,他把這看成是俄國勢力進一步西進的好時機,他下定決心不給拿破崙以喘息時間,要把對歐洲的霸權奪過來。可是,俄軍在追擊法軍的過程中,其人數已損失三分之二,大炮也損失了三分之二,要靠這支精疲力盡的殘軍去對付拿破崙,無疑困難重重。於是,亞歷山大極力拉攏普、奧等國,組織反法同盟,並於2月7日派軍進入華沙。
普王威廉三世在俄皇威脅、慫恿和國內反法情緒的影響下,決定背棄普法同盟。181 3年2月27日,普俄簽訂了同盟條約,其中規定俄軍出兵15萬人,普軍出兵8萬人,共同反法。3月13日,普魯士正式對法宣戰。同時,俄普還脅迫萊茵同盟參加反法戰爭。
瑞典與法國曾在2月間進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