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諸葛亮列傳(第5/5 頁)
睿宗聞,深贊之,多以大事託付於亮。
十四年六月,亮病,仍督南糧北運之事,病漸重,人多勸,不從,睿宗勸,亦不從,九月,卒於官,壽七十。
睿宗悲,輟朝十日,親披麻戴孝於亮府,撫棺大哭,數度暈厥不起,親與諡號曰文忠,配享世宗廟,又詔為亮立廟於陽都。
後每逢亮忌日,必沐浴更衣,執弟子禮,面徐州而拜,凡四十年,至壽終乃止,感懷至此。
初,亮自表睿宗曰:陽都有薄田一千畝,雒陽有世宗、先帝所賜良田八百畝,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耕讀傳家,無需厚賞,至於臣在外任,無別排程,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亮之家族子弟為其約束,皆不治產業,耕讀傳家廣有賢名。
後睿宗曾言:葛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歿後,不見其比,遂不置內閣首輔,以次輔替之,終睿宗之世,再無內閣首輔。
亮有二子,皆以科舉入仕,未蒙父蔭,有賢名。
亮在時,二子官乃郡守止,長子瞻官在遼州,次子望官在雲州,有政績,官聲斐然,父老鹹愛之。
睿宗以二子皆有賢才,欲以朝官與之,亮勸阻,言昔日世宗以子開拓邦國取信於民,亮雖不及世宗英銳,也願效仿世宗,故終亮一世,瞻、望未能入朝為官,亦甚少歸家,多以書信往來。
後瞻、望得睿宗厚愛,重用之,瞻官至內閣次輔,望官至戶部尚書,奉公守法,未有違律之舉,時人皆稱讚亮治家有方呼之為諸葛三傑。
亮三朝元老,簡拔於世宗,受用於仁宗,自承德十四年,亮以臣身執國政二十載,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
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邦域之外,皆重而敬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世宗、仁宗、睿宗愛之,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自古人臣莫過於此。
——————————
ps:祝大家中秋快樂~順便求個票票~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