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你不知道的自己線上讀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2/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浣碧在鈕祜祿氏做嫡女滬圈霸總說他後悔了第五人格:各自安好科幻武俠之星際劍俠傳雲閃富的生命盲盒之旅大明星的男友是農民魔神大人不要再做師尊了超限同步HP:斯萊特林貧困生從夢幻西遊開始的遊戲人生NBA模板麥迪,拯救籃網三巨頭迷霧求生:從昇華萬物開始無敵我若為星君為月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眉莊:純元不死你等不過爾爾韓娛?不不不我是來當全球頂流的文案館全劇終逆天裝備星鐵:執念未了,過往依舊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

A:(面帶微笑,似乎略有所悟,不無幽默感地說)如果把洗臉刷牙這些事情也算進去,那我確實還能做很多事。

也許有人會把醫生的言語僅僅看成良性暗示。這樣想只對了一部分。在幾乎所有心理問題的發生和發展中,不良自我暗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心理治療中用良性暗示取代不良暗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在以上的例子中,醫生的言語的背後,絕不僅僅是良性暗示的技巧,而是心理治療模式在最近二十年發生重大變化的反應,這一變化就是:從以疾病為中心變為以健康為中心,積極挖掘來訪者身上的潛在能力,注重他能夠做什麼,不注重甚至有意識地“忽略” 他的問題或者“毛病” ,用他的不斷增加的優點把“毛病” 從他的心裡“擠”出去。當然在具體的治療中,操作要複雜得多,以上的對話,只是治療過程的一個很小的片斷。

所以對陌生人提出的問題,我實際上應該這樣回答:不對。在心理醫生眼裡,所有的人的問題都被忽略了,或者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健康的人,而且將來會變得更加健康。如果心理醫生的眼光真的可以透視,那它透視到的東西全都是美好的。

如果你“不幸”在治療室或者其它場所碰到了一位心理醫生,你不僅不必感到緊張,反而應該很輕鬆很自在,因為在一個把你能夠自己洗臉刷牙都看成是你的優點的人面前,你該可以毫不費力地展示數以萬千計的優點吧。

心 理 治 療 斷 想

中德心理醫院 曾奇峰

從修正性情感體驗談起

美國一位心理治療師講過這這樣一個故事:幾十年以前,一位匈牙利裔的治療師在美國寫了一本書,書中談到了要給病人以修正性的情感體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也就是說,病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缺少了什麼情感體驗,治療師就應該在治療過程中給他相應的情感。這一觀點一出臺,立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擊。以至於在其後的學術爭論上,攻擊對方給病人以修正性情感體驗,成了一個心理治療師能夠使用的最為惡毒的語言。

這一故事給我萬千感慨。主要的有三點。一是別人的心理治療確實比我們先進很多。如果是想當然式地想想,給病人以修正性情感體驗,絕對是醫者無私奉獻、道德高尚的表現。其實大謬不然。因為這種施捨式的方法缺乏建設性,不利於患者的人格的成長。但是這種錯誤只有在實踐中才可能被發現,如僅僅在理論框架裡爭論,那位匈壓利醫生絕不會落到被眾人喊打的田地。純理論上的爭論的陣型經常是一對一的。

第二點。如果我們全都沒有聽說過這段歷史,如果沒有與西方國家在心理治療領域的交流,在將來的某一天,說不定就會有中國的心理治療師提出要給患者以修正性情感體驗的觀點來。因為這一觀點有濃重的中國文化色彩。比如我們經常說,要把病人當親人,對病人的廣泛關懷要無微不至,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理想,等等。這裡的每一句話,都與修正性情感體驗沾邊。在武漢市的一家大醫院門口,一整塊牆壁上寫著斗大的字:“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一切,為了一切病人”。話是寫得很有氣魄,但稍嫌大包大攬了一點,把醫生的主動性誇大了,把病人完全弄被動了。我們可以試試在每一句話前面加上“我們”二字,即變成:“我們一切為了病人,我們為了病人一切,我們為了一切病人”。這是典型的以醫生為中心的醫療模式,也可以稱之為“修正性醫療服務”。

第三點。我最羨慕的還是他們那種百家爭鳴的熱鬧勁兒。不斷地有新的東西出來,不斷地聽到贊成或者反對的聲音;在理論上曾經被基本肯定的東西,又可能被新的實踐所推翻。如此反反覆覆,水漲船高,造就了一大批響噹噹的人物,心理治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陛下請按劇本走都市之狂尊成道之後桃衣卿相風流神之慾仙(杜燦)我的警花老婆(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