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趙王於是召集藺相如問計。藺相如說:&ldo;秦強趙弱,咱們不能拒絕,否則就是咱們理虧;給他玉璧,他若不給城池,那就是他們失信。兩下比較,還是讓他們失信的好。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玉璧出使秦國。他們給城池,我就把玉璧留下;他們要是不給,我一定完璧歸趙!&rdo;
秦王在章臺召見藺相如。等藺相如奉上和氏璧,秦王喜不自勝,傳給左右和宮內的美人觀看欣賞,那些人紛紛高呼萬歲,以示祝賀。鬧騰半天,也不見那十五座城池的下文,藺相如明白,秦王根本沒下它們的米,於是站起來說:&ldo;這塊玉璧也不是絕對的完美無缺,有個小小的瑕疵,您拿過來,我指給您看!&rdo;等接過玉璧,藺相如靠在柱子上,怒髮衝冠,高聲說道:&ldo;開始您要求交換玉璧,趙國上下都覺得秦國貪婪,依仗國勢強大,不會守信,所以都不贊成。我想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何況堂堂一個大國?這才力排眾議。於是趙王齋戒五天,派我奉送玉璧,在朝堂上拜遞國書,以便彰顯大國的威儀與莊嚴。可是大王您呢?接見我的禮節甚為倨傲,得到玉璧,傳給美人,這不是戲弄我嗎?我看您沒有誠意交換,所以才要回玉璧。如果你們強搶,那我的頭和玉璧,將一起在柱子上碰碎!&rdo;
一句話,使命不成,寧願玉碎。
在秦王心目中,寶貝已經姓了秦,當面碰壞,如何使得!趕緊派人拿來地圖,指示那十五座城池的方位。僅此一點,當然糊弄不住藺相如。他說:&ldo;和氏璧是天下的共寶,趙王送璧時,特意齋戒五天,大王您也要齋戒五天,用最高規格的外交禮節,派九個官員迎賓贊禮,引導上殿,我才能給您!&rdo;
沒辦法,儘管在自己的國都裡面,宮殿之內,秦王還是隻能接受這個城下之盟。可是相如呢,回到驛館,悄悄安排隨從,喬裝改扮,懷揣玉璧,抄小路星夜兼程,朝趙國趕去。
五天之後,秦王端坐殿上,派&ldo;外交部禮賓司&rdo;的九個官員贊禮,引導藺相如上殿。可是相如帶給他的,沒有玉璧,只有一番訓教:&ldo;自從秦穆公以來,秦國的二十多位國君,沒有一個堅守信用的。我擔心被大王欺騙,有負趙國,已經派人送回玉璧,估計已到趙國。秦強趙弱,大王派遣一個使者過去,趙國立即奉璧而來。您如果先割讓十五座城池,趙王怎麼敢不給您玉璧呢?我欺騙大王,應該被煮死,您看著辦吧。&rdo;
秦王和大臣們先是面面相覷,然後議論紛紛,非常憤怒。有人要拿下藺相如,秦王想想,還是算了:即便殺掉他,也不能得到和氏璧,還會導致兩國外交關係破裂,於事無補,何必呢?於是揮揮手,衛士們隨即退下。
藺相如與和氏璧,最終全都毫髮無損。趙王非常高興,封藺相如為上大夫。
然而後來,和氏璧還是歸了秦國。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得很清楚:&ldo;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rdo;這&ldo;隨、和之寶&rdo;,分別指的是&ldo;隨侯之珠&rdo;與&ldo;和氏之璧&rdo;。那時候六國都還健在,還沒到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地步;秦國究竟怎麼得到的和氏璧,不見史冊記載,但可以肯定,公平交易,絕無可能。
這事發生在公元前283年。那一年,樂毅配六國相印,指揮聯軍大破齊國,連下城池七十多座。秦軍也參與其中,只是齊軍主力被殲後,樂毅隨即遣返秦、韓二軍,以減少最終戰果的瓜分者。而秦軍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卷下了趙國的兩座城池。所謂盟軍,聯盟關係不過如此;還是在那一年,廉頗帶領大軍,深入齊國腹地,攻佔了戰略要地陽晉,就是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第44節:瞧瞧他的暴脾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