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2/3 頁)
&ldo;大野&rdo;。其入口處,被稱為&ldo;鉅野&rdo;。大野河流匯入東北部的一片窪地,形成湖澤,就是所謂的&ldo;大野澤&rdo;。隋唐時期,這個湖泊的面積依舊驚人:南北三百餘裡,東西一百餘裡,從當前的鉅野縣向北,直到今日梁山縣。五代以後,黃河屢次決口,湖面淤積,由南向北逐漸乾涸,現在鉅野、鄆城、嘉祥等縣及梁山南部,淤積成平地,北部殘餘為梁山泊。 彭越少年時代,就在鉅野澤捕魚為生,類似阮氏三兄弟的勾當。也就是說,他也是&ldo;農村戶口&rdo;‐‐從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上可以看出,昌邑在鉅野澤的西南,距離不近。彭越肯定沒有&ldo;城鎮戶口&rdo;。他這個人,生來就有一定的領袖氣質,頗有號召力,周圍跟隨著許多小兄弟:治世為漁民,亂世為盜賊,還是阮氏三雄的做派。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項梁殺守響應,天下頓時狼煙滾滾。訊息傳來,那些小年輕個個躍躍欲試,鼓動彭越效仿。但彭越沒有輕舉妄動。他還沒有看清形勢。於是告誡馬仔們不要著急:&ldo;兩龍方鬥,且待之。&rdo;兩虎相爭,還沒分出勝負,先坐山觀虎鬥吧。 一年多後,澤中聚集了百餘名熱血青年,一致請求彭越當頭,領著他們大幹一場。經過這一年多的觀察,彭越基本看清大勢走向,明白秦朝雖然實力尚存,終究氣數已盡。不過他還是沒有立即答應。還差最後一道火候。得跟他們進一步討價還價,以此自重。於是說道:&ldo;這是滅門大罪,我可不願跟你們摻和。&rdo; 小青年決心已定,一再請求。彭越看看戲已作足,這才點頭應允,約定明天清晨日出集合,遲到者斬。第二天一早,彭越早早地出來,等待召集人馬。兄弟們一個接一個地到來,但太陽已經高懸枝頭,還有十幾個人不見蹤影。最後一名更離譜,直到中午才到。 八點鐘開會,九點鐘到齊,豈是革命精神。 穰苴如何對行軍誤期的莊賈,想必大家還有印象。彭越是個地位卑賤的漁民,再說民間典籍已經被秦始皇下令燒掉,估計他沒機會看到《左傳》,未必知道穰苴的故事。但這並不影響他的發揮。將略,不能完全依靠跟風,關鍵還是得原創。 彭越會怎麼辦呢?他與穰苴不謀而合。 他不動聲色地下令整隊集合。等隊型整好,表情歉然說:&ldo;我年齡大了,本來不想找事,但你們再三懇求我當首領。既然這樣,那你們就必須遵守我的號令。我跟你們約好集合時間,可卻有那麼多人遲到。怎麼辦呢?不能全部殺掉,那就只好拿來得最晚的開刀。&rdo;說完,隨即命令校尉長行刑。 昨天還是兄弟,你好我好大家好,今天就要翻臉殺人,怎麼可能?小年輕們都笑著替那個倒黴鬼求情:&ldo;何必呢?我們以後再也不敢了,下不為例吧。&rdo;彭越臉色一沉,不再跟他們羅嗦,轉身動動手指,校尉隨即把那人拖出佇列,手起刀落,血濺黃沙。 來得最晚,走得最早。如此一來,盜賊不再是盜賊,立即就成了軍隊。 隊伍早已安靜下來,誰也不敢出聲大氣。彭越吩咐築起土壇,拿那顆人頭祭祀上蒼,嚴明法紀,號令徒眾。儀式越莊嚴,部屬們就越驚駭。他們這才明白,大哥已經不是昨天的大哥,再也不敢抬頭看他。彭越隨即指揮他們,趁著混亂,攻城略地,收羅散兵,很快就發展到一千多人。 這時村幹部老劉三也已起兵,號稱沛公。他帶領人馬北上,想攻打昌邑。彭越聞訊立即帶兵跟隨,結果兩人忙活一通也沒打下來。當時的部隊,完全是散兵遊勇;剛放下鋤頭的農民,野戰攻城技藝未精,也屬正常。不過這回劉邦北上山東雖然沒佔到多少便宜,但卻在定陶大有收穫: 他在那裡收了戚夫人,無比寵愛。 沒過多久,章邯舉兵突襲定陶,項梁戰死。劉邦和項羽見勢不妙,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