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詔書新出未央宮(中)(第2/3 頁)
過之處,不要俘虜,不要繳獲,所過之處,成年男丁和牛羊全部殺光。。就算不能一時取勝或是埋骨異鄉,也要竭力讓契丹八部元氣大傷,十數載內不能成為邊患所在。諸位可有隨我一同赴難的決心呼?」
「掃滅胡虜,唯見太平。。」
「長車踏邊,再造天威。。。」
在場的諸將卻是紛紛露出某種神往、期許和決然之色,而爭相齊聲應道:因此,隨後這支萬餘人的遼東派遣軍,很快在加速起來的急行軍當中,不斷地拋下一路多餘的物件,而箭一般的殺向了潢水連結的另一條支系——土護真河,上游的大青山冬營和王庭停駐的大板圍城而去。
然後,又在一路上留下了無數嚎哭不已的營帳,以及用牲畜和壯丁屍體所鋪就而成血色斑駁的行程。
與此同時,周淮安所在的巡遊隊伍也乘著車船,沿著天平軍境內鄆州的漕河故道,駛入了波濤滾滾的黃河水道當中。
當然了,在行經尚且還沒有因為上游嚴重的水土流失,而像後世那麼昏黃渾濁而顯得有些青黃相間的黃河水面上時,周淮安也不由詩興大發的再度丟擲一首即興(剽竊名人經典)之作來: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
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
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
永珍入橫潰,依舊一峰閒。
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
人間此險何用,萬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飛強射,有力障狂瀾,喚取騎鯨客,撾鼓過銀山。」
《水調歌頭?賦三門津》(宋,元好問)
而作為同行的,赫然還有白衣卸甲、輕騎簡從過來覲見的朱老三等人。這也是在江州境內那次在江上的偶遇相逢之後,時隔多年之後第一次重新相見;但是在此之前的神往和交流卻是已經持續了不知道多少回了。起碼從某個角度上說,周淮安早已經對他無比的瞭解和熟悉了。
再加上,還有他的兄長朱存居中緩頰與調和、活躍著氣氛,所以再次見到他的時候,很快就從充滿敬畏和拘謹的生分,再到到保持距離的客套和禮敬,慢慢變得熟稔和親切起來了。而他也親自帶來了一份名冊,那些他心腹班底和親信人等幾乎都躍然其上。
而其中大多數都以宣誓上書的形式,主動響應了太平軍對外的徵拓事業,而表示願意以一個小頭目的身份綿盡薄力;只有少數個別人選擇了帶著多年積攢的身家和由他饋贈的資材,就此太平軍指定的大城邑里去重新開始富家翁的生活日常。
此外,還有一些屬於太平軍方面已知的,卻沒有出現在上面的名字,按照他隱晦表達的意思似乎是永遠就不會再出現了。而麾下那些普通士卒的遣散和淘汰工作,他也完全交給了坐鎮河南境內的張居言,而就此不聞不問的撇清了幹係。
因此,最後能夠被保留下來的,主要是這些昔日東都軍的將領們,常年追隨在身邊而形成相對穩固依附關係的親兵家將部曲;加在一起大概還有三千多人;也是這一次響應域外開拓的主要武裝力量。對於這個結果周淮安就更加滿意了。
至少他願意做好這個表率的話,那自己也不介意給他在這個時空裡一個相對體面和優待的結果。方然了,繼續在新朝體系下掌握實權是不可能了,但是在對於境外徵拓上,他還是相對年富力量的可以繼續發揮一些餘熱的。
當然了,隨著周淮安的巡遊隊伍一起進入河北境內的,除了作為扈衛的親事左營(2000員)和第一軍五個戰兵營之外,還有從河南各州後續集結起來,裝備精良而整好以暇的四十七個營頭,約三萬五千大軍;以及相應足夠半年持續作戰所需的糧械物資和兩萬多民轉運伕役。
當周淮安抵達了魏州州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