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城下(第2/3 頁)
,要知道趙家的每一分的家業,可都是他的阿爺、太公們世世代代憑本事掙(強佔、侵吞)下來,而這些寨口和鄉民也是世世代代受他趙家的,而得以維持生計苟活下來;怎麼能夠未經他這個寨主許可,就輕易私投了外人呢。
這可是涉及到趙家在四里八鄉還能夠一呼百應,或又是說一不二的臉面和存續問題;實在沒有可以退讓和忍辱負重的寰轉餘地了。
所以在一場裡應外合酒宴之後,那些個不識好歹的草賊紛紛被放倒剁翻,剖心挖腹之後拿去餵狗。而那個敢捋他虎威的草賊頭目,被他關在地窖裡慢慢的剮了,嚎了三天三夜都還沒死掉,直到被他帶走有抓回來的那個女人,當著他的面被趙子日的部曲們折騰的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後,才無趣的了給對方一個痛快,
做下了這一樁大事之後接下來他等了半天,都不見有草賊來盤查或是詢問下落,反倒是曾經相熟的縣吏幹辦帶著所謂的官軍上門了,接下來的事情就自然是順理成章了。
而那些官軍雖然有啥勞子的名分大義,但畢竟是人手有限還是外來戶,想要於這些草賊周旋下去,乃至獲取足夠的功勞,也完全離不開他們這些坐地戶的協助和出力支援;因此一個要借力,一個要借勢,正好兩相一拍即合,才營造出如今的聲勢和局面來呢
想到這裡,他不由看了一眼作為官軍方面的誠意和表態,正在掠陣和指揮立營的那位冷臉將官,則據說是他同姓本家的官軍騎隊正趙引弓;
這人據說是曾隨大名鼎鼎的高令公,備邊安南的戍防軍出身,做起事來有板有眼也頗得章法,就是有些持正的過於愚直了,對好些事情都有些看不慣的地方,而成為了同僚裡被嫌惡和忌諱的人;
所以至今官運不通而只是個騎隊正,明明是討賊出力最多的人,卻還被那些佔據了縣城的同袍給排斥到石坑場去駐守,但也因此讓他逃過了長樂城下這一場的敗亡之劫;這次因為無人可用而又被指派著,率領一隻據說是被打散的鎮防軍殘部到他這裡來,算是行伍戰陣的參謀和押陣的力量。
雖然這廝有著好些個臭毛病,但在基本大事上還是相當值得依仗,也沒有出過什麼簍子;因此在趙子日想來,大不了事後給他灌醉了,在找幾個用過的娘們塞那被窩裡做了貨真價實的連襟兄弟,就不信他還能無動於衷的繼續冷臉矜持下去。然後再乘機好好籠絡一下,讓迫不得志的他轉給自己賣命好了。
反正日後一旦做了州上的官人,也是要有能拿出手來的人物不是?為了這次攻打草賊後路和糧臺的事宜,他足足從寨子裡拉出來了近一千三百名丁壯,其中有四百人是披掛齊全的本家子弟營,另又有七百人也是在械鬥和私掠當中見過血的老練人手,而剩下的也是人人都有兵刃在手,而不是象其他土團軍一般的,要用敲平磨尖的鋤頭和打直的叉把,或又是打穀的夾棒來來湊數;
這也讓他成為牢牢掌握這些土團聯軍話事權的憑仗。可以說除了騎隊正趙引弓帶來的那三百名七拼八湊的鎮防兵之外,其他基本沒有什麼可以讓他放在眼中的。
而這回為了攻打縣城的需要,除了勢力最大一股的趙子日外,還許下好處和條件拉上了其他的這些來自十三鄉五寨的大小土團軍,多者數百,少也有七八十人,雖然裝備服色雜駁不堪,還帶著許多搶來的包裹、禽畜和女人,但是亂紛紛得站在一起列陣時,倒也是頗為陣容強盛了。
這也是他們又一次攻打草賊盤踞的縣城呢,據說裡頭堆滿了那些草賊四處擄掠而來的財貨和淄糧而頗為空虛呢,大家都在指望打進了城之後,好好的風光和逍遙一把呢。
唯一不美的是城內原本約好的內應和幫手,卻是遲遲的沒有發動起來的跡象,而讓他們只能在趙引弓的主張下,改而玩起這詐城的勾當,結果還是失敗了。不過這點挫折倒也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