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雨覆3(第1/3 頁)
在荊南七月末,時下時停的瀝瀝雨水裡跋涉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充滿泥濘和水窪的路面,讓大多數士卒走著走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吧唧一聲,那輕快的草鞋和步履什麼的,就已經脫腳陷沒在了那黏糊糊的泥漿裡,然後再被多踩上幾下就根本不見了蹤影。
這也讓好些這輩子才穿到一雙好鞋,尚沒有多久計程車卒們十分的心疼又無奈;因此,許多人乾脆把鞋子收起來系在腰上,而靠光腳跋涉好了。
更別說是那些馱載著物用的牲口了;一個不小心踩到隱藏較深的水窪、泥坑裡,就可能將蹄子給折了,那就是讓人十分肉痛的事情了。相比之下,那些在廣府就有幸近水樓臺式得到一雙高幫硬底快靴的老卒們,無疑就要幸運的多了;
雖然同樣也是走的滿腳是泥而看起來憑多笨重,但是高邊收口和綁腿系在一起的靴幫子,卻幾乎沒能灌進多少泥水而依舊和腳脖子緊緊合乎在一起。而硝制膠合好的靴面也是結實和耐磨的很,再加上鑲了鐵的硬底子,也不怕藏在泥漿裡的礫石嗝腳。
所以相比隊伍中大多數滿臉疲色與倦怠計程車卒,他們反而是還稍有餘力或是遊刃有餘的一群人。而負責在最前頭探路或又是留在隊尾,督促和收容那些越走越慢的掉隊人員,主要是補入未久的新卒和一些體柔的正卒。
儘管如此,牽著負重的坐騎同樣奮力跋涉在期間的曹師雄,依舊是中氣十足的用有些沙啞的嗓音鼓舞道:
「大夥兒加把勁兒。。眼看就已經不遠了。。」
「只消趕到下一處,我保管大夥兒熱湯餅和罈子肉管夠呵。。」
隨著他的聲音在低抑的雲層下散開,一聽到這罈子肉供給的訊息,這隻滿身泥濘與疲憊的隊伍也總算再度振奮起一份精神和勁頭來了。
這罈子肉和那硬邦邦的行軍口糧一樣,可是義軍在廣府得到的一大發明之一;據說是用許多豆乾和下水加上茱萸粗鹽醬豉等秘製重料,燉爛裝大壇封存而成的可以長期貯存和便於轉運的特製軍供品;因此在具體口感和滋味上,可是要比除了如嚼鹹味劇屑一般行軍口糧要出類的多了。
故而,許多人僅僅在打破潭州城的時候長過一次,就已經對它念念不忘的想起來直流口唌了;於是又過了一個多時辰之後,作為臨時停歇地的一處廢村裡,這些士卒不分新老有些歡喜得拿到每人分下一塊壇肉,並蘸著化水泡開的口糧糊糊,甚有滋味的嚼吃起來。
然而,曹師雄卻沒有和其他人一般的坐下休息,兼帶生火烤乾衣甲喘口氣吃些熱食,而是披著蓑衣的繼續巡看起這處營地來。在這一番跋涉之後,還是不免掉隊了走散了將近一成左右計程車卒,差不多都是新補進來的人手,但還在他的心裡預期當中。
為了這次追討殘敵的由頭,他甚至說服了王崇隱撥給他大部人馬,而一併率兵飛速北上;卻因此放棄了在大破檀州城後的各軍大掠數日與例行自尋樂子的休整活動;就是為了搶到這個被秘密告知的先手和機會。
「和尚啊,我可是把全部身家都壓在這上頭了。。就指望你說的沒有多少偏差了。。」
按照對方之前所料多準的面授機宜,相對於重兵雲集的潭州,坐鎮後方江陵的現任荊南節度使兼宰相王鐸,其實是個軍略有限的文臣架子出身,麾下兵馬也要寡弱的多;因此聞得潭州陷沒之後,有很大機率惜身怯敵不戰而逃。
而這就是曹師雄所帶表後廂人馬的一番機緣所在了,只要能夠拿下這個相對空虛的江陵重鎮,及其所聚附的人口和財貨;那別說是在義軍之中自成一軍,乃至別出一路的機會和根基所在了。
要知道這江陵所扼控的荊南之地,雖然地域狹小但經濟頗為繁榮,是以唐肅宗時在乾元年間曾兩度設為南都江陵府,是既西長安、東洛陽、北太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