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終(第2/3 頁)
,這就涉及到了另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周淮安至今還只是以大都督府和楚王之名在發號施令。這要是放在平時大家也都可以等得起,反正已經在實質上行事天下之主的職權之實了,也不差那遲早一些功夫所在。但是在涉及對外的臣藩和冊封事務上,就不能這麼將就了。
正所謂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基本道理,作為宗主的天朝上國之至尊,又怎麼可能沒有一個像樣帝號和年號,來完成相應側冊封和藩貢之禮的基本流程。這無疑也是留守長安而滿肚子怨念的那些文武部屬,對於周淮安遲遲不肯登基大寶的拖延手段某種反將一軍吧。
當然了,還有一個讓周淮安不得不捏著鼻子接受的理由就是,在他們的暗中勸說和鼓動之下,小夫人曹紅藥在內的一乾女眷,也帶著三個孩子一起北上而來了。
因此在經過兩個多月的籌辦後,當年(太平十三年/共和紀元)的八月八日,在用古典編鐘大樂所敲擊出來《星戰》和《新大陸交響曲》的響徹一時背景奏樂聲,以及大明宮內外和長安城已經人滿為患的朱雀大街上,一陣緊接一陣山呼海嘯的如潮稱頌聲中;
在眾目所矚之下完成登壇祭天的周淮安,也滿臉肅然穿著代表新朝土德的金黃十二章袞服,頭戴十二旒的沉重冠冕,滿身帶著大大小小叮噹作響的珠玉佩飾,在無數斧鉞、旗牌、團扇、苫蓋的儀仗前導之下,就此緩緩步入莊嚴肅穆的紫薇前殿(明堂)當中。
然後,由鬚髮灰白的樊綽和白髮蒼蒼的王蟠,分別領頭的文武兩班臣屬各自魚貫而入,開始穿袍持勿或是披甲抱盔分批逐次的,對著朝拜起端坐上位的周淮安行以三拜九叩之禮,以正君臣名分並為新朝根本典範和朝儀之始。
稍後,周淮安又出現在了殿前的高臺之上,接受匯聚在明堂前龍尾道下足容數萬人校閱大廣場上,文武官吏、將士和士民、父老代表、列國君長和朝貢使者,按照不同身份等秩排成涇渭分明、層次梯比大小方陣的大禮朝拜。
同時於朱雀門和丹鳳樓上,同時面對匯聚而來的百姓軍民頒下赦書:定國號為太平,改年號為共和紀元。赦天下十惡以外囚徒減刑兩等;免北地十路賦稅三年,南方十六路賦稅二年;督府所屬文武將吏加俸料一等,各營田所、屯莊、工場、礦山、牧廄各處,多加一個月配給。
告昭天下冊立曹(紅藥)氏為皇后,大李氏(青蘿)為惠妃;沈氏(窈娘)為淑妃,小李氏(菖蒲),是為四夫人之三;崔(婉蓉)氏為昭容(九嬪之二),張(雲卿)氏為修媛(九嬪之四),俞(洛真)氏為充儀(九嬪之七);其他兩小、四侍也各有名分和頭銜。
依次正式委任總理大臣樊綽、副大臣陸龜蒙、丘宦等人,主持十三省及二十一部為主的外朝執政聯席會議;其中又以羅隱為宣教省尚書、劉洵為工造省尚書、楊師古為京兆府尹兼職事省尚書、劉塘為轉運省左侍郎、皮日休為國學館總正、監大講習所事。
又委任王蟠為監事院總監,楊師古為三參府總監,柴平、張居言為軍機府左右樞密,朱存為戎務省尚書,曹師雄為關內道都督兼樞密副使;王崇隱為東都守備使、王重霸為軍機府水軍知事、趙引弓為馬軍知事、葛從周為步軍知事等等。
其中,又順勢頒布了五候七伯、十九子三十一男的國爵(功臣、勛貴)之封;農、工、商、醫等各行業一百六十三人的十二等民爵之封;至於居中計程車爵,還要等到域外的開拓有所成果,或是朝內的重臣到點之後,準備為子孫計而前往域外退養的時候,才會予以冊封下去。
然後,又有遊城的獻俘和告廟儀式,追封周淮安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玄、曾、父三代祖先,為各自皇帝稱號;一眾俘獲前朝的君臣拉出來站庭,接受列國君長和外邦使臣的逐一覲見和獻禮,分別詢問國情和風物,並宣佈安排賜宴活動;觀看百姓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