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降大災(第1/2 頁)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三月初一,天空又出現日食。朝廷上下就此事議論紛紛,擔心上天會降下什麼災禍。就在眾人人心惶惶之中,災禍真得降臨了。
三日後,朝廷接到急報:“關內發生旱災饑荒,米一斗價值絹一匹,許多民眾賣兒賣女來救命。”
朝會上,李世民商議此事。馬周建議:
“一是,朝廷應拿出皇宮府庫的金帛把這些被賣的孩童贖出來,歸還給他們的父母。
二是,因去年連綿大雨,今年又出現乾旱、蝗蟲災害,建議大赦天下。
三是,這次出現日食,是上天在警示我們,是否監獄裡有冤假錯案現象,那些受到冤屈的人怨氣淤積起來充塞天空,導致天象出現怪異現象。建議實行死刑五復奏制度,即:從今往後,凡是死刑卷宗,刑部、大理寺上報後,都使中書省、門下省四品以上的官員及六部尚書審議,再報聖上覆核,這樣做目的是可以杜絕冤獄濫刑。
四是,隋朝末年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餓殍盈野,使人觸目驚心,應使所在官府收拾埋葬。
五是,往年宮裡雖然遣散過宮女,據說太上皇的宮內及掖庭妃嬪宮中的宮女,人浮於事,白白浪費衣物糧食,而且宮女們被限制在宮中,年老而未婚配,陰氣鬱結積蓄,也足以導致乾旱。建議裁減太上皇的宮內及掖庭妃嬪宮中的宮女。”
李世民點頭稱讚,宣佈下詔命實施。
可是詔命頒佈實施有一段時間,乾旱、蝗災現象仍沒有緩解,甚至漫延到關中京畿之內。
三月十六日,聖上進入大興禁苑內,看到蝗蟲,拾取數只,禱祝說:
“百姓憑穀物維持生命,而你吃了它,寧願你們吃我的腸胃。”說罷舉手要把它吞下去。
長孫無忌、高士廉等人都勸諫說:
“吞吃蝗蟲或許會生病,有傷聖上的龍體。”
李世民厲聲說:
“朕要替百姓承受災難,還回避什麼疾病!”於是把蝗蟲吞下肚裡。
第二日,禮部尚書陳叔達上奏:“建議做大儺之禮,以驅除疫鬼、蝗災,祈求風調雨順,國泰平安。”聖上准奏,詔命太常寺著手準備大儺之禮。
六日後,太常寺準備好大儺之禮,並向聖上報備應允。
大儺之禮儀式參加人員共三百六十餘人,具體分工如下:
參加的人員共分為六隊,每隊包括侲子二十四人,年齡均在十二歲以上、十六歲以下。
執事者十二人,服裝裝備是赤幘、赤衣,麻鞭。
工人二十二人。其中:一人為方相氏,假面,黃金四目,蒙熊皮,黑衣、朱裳,右手執楯;一人為唱帥,假面,皮衣,執棒;吹鼓角各十人,合為一隊,設定一個鼓吹令。
太卜令一人,負責監管大儺隊伍。
巫師二人。
次日上午卯時, 皇城長樂門、永安門的千牛衛飛騎們在宮門前列隊。鼓吹令帥儺者隊伍在長樂門、永安門集合。
辰時,李世民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太極殿前,大儺之禮正式開始。
管事公公進太極殿內,向李世民起奏:“聖上,侲子們準備好了,請逐疫”。
李世民詔命:“准奏!”。
六位公公,分引儺者隊伍從長樂門、永安門鼓譟而進宮。方相氏執戈揚楯唱,侲子和,唱著《十二神獸吃鬼歌》:
“甲作吃兇,巰胃吃虎,雄伯吃魅,騰簡吃不祥,攬諸吃咎,伯奇吃夢,強梁、祖明一起吃磔死和寄生,委隨吃觀,錯斷吃巨,窮奇、騰根一起吃蠱。
這些鬼疫快快逃跑,不然就會被這十二神獸掏心、挖肺、抽筋、扒皮,被這十二神獸吃掉。”
唱完後,儺者隊伍前後鼓譟著從順天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