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5 頁)
曰:“吾始以《尚書》為樸學,弗好。及聞寬說,可觀。”擢寬為右大夫。�
匈奴入右北平、定襄各數萬騎,殺掠千餘人而去。�
[“僕謂佛法之入中國,其來久矣。觀《魏略·西戎傳》曰:昔漢哀元壽元年,博士景應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傳浮屠經。又觀劉向《列仙傳序》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經。則知漢成哀間已有佛經矣。觀《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降。得金人之神,上置之甘泉宮。金人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惟燒香禮拜。上使依其國俗。又元狩三年,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帝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道人。又知佛法自武帝時已入中國矣。今人惟知佛法入中國自明帝始,不知自武帝始也。薛正已記仲尼師老聃,師竺乾。審是,則佛入中國又不止於武帝。]��
元狩四年(B119,壬戍),38歲。�
據《食貨志》,本年再次派衛青、霍去病大出擊胡。�
春,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擊匈奴(私員從馬凡十四萬匹)。衛青軍出定襄至漠北,圍單于大破之。�
[漢謀曰:“翕侯趙信為單于計,居漠北,以為漢兵不能度漠輕留。今大發士卒,其勢必得所欲。”乃粟馬,發十萬騎,負私從馬四萬匹,糧重不與焉。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各將五萬匹。勇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步兵轉者踵軍後數十萬人,大擊胡。�
大將軍出定襄,驃騎將軍出代,鹹約絕漠擊兇奴。匈奴單于聞之,遠其輜重,以精兵待於漠北,與漢大將軍接戰。戰一日,會暮,大風起。漢兵縱左右翼圍單于,單于自度戰不勝漢兵,遂獨身與北騎數百潰圍西北遁走。漢兵夜追不得。行斬捕匈奴首虜萬九千級,北至闐顏山趙信城而還。�
單于之遁走,其兵亂。單于久不與其眾相約,其右谷蠡王以為單于死,乃自立為單于。及大單于歸,乃去其號,復為右谷蠡王。�
驃騎將軍出代,與左賢王接戰,漢兵得胡首虜凡七萬級,左賢王將皆遁走。驃騎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翰海而還。�
是後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金城),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稍蠶食,地接匈奴以北。]�
漢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0)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連載:漢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青捕虜知單于所居,自以精兵擊之,而令公孫敖為前鋒。單于遁走。]�
[霍去病出代,率李敢(李廣子)、趙破奴等,遠驅二千里,大破左賢王軍,殺敵七萬,俘四王、八十三將。封狼居胥山、單于姑衍,臨澣海而還。�
兩軍共殺虜匈奴九萬人。北逐大單于。二人皆以軍功加大司馬銜。是役乃大破匈奴於漠
北也。�
自是匈奴北遁今蒙古包楞格河。而後漠南無王庭。漢以騎兵為掃蕩,繼以步卒屯田為後勁,步步為營循綠洲而進,迫匈奴不能復轉側。]�
[“是後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漢渡河,自朔方以西令居,通渠置田,官吏卒置五六萬人,稍蠶食,地接匈奴以北。]�
[《史記平準書》載漢武帝元朔五年“遣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十餘萬擊右賢王,獲首虜萬五千級;明年,大將軍將六將軍仍再出擊胡,得首虜萬九千級,捕斬首虜之士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又元狩四年“大將軍(衛青)驃騎(霍去病)大出擊胡,得首虜八九萬級,賞賜五十萬金。”自元朔元年至元朔六年(公元前一二八——前一二三年),漢使衛青、霍去病每年出兵伐匈奴,以至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其間僅此兩次捕斬首虜的將士所得賞賜已達七十餘萬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