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5 頁)
嘴硬。
高楚觀對他的惺惺作態心知肚明,但是卻做出再三苦諫的樣子:“都督一身系革命成敗,怎可做這一時意氣之爭?都督若有閃失,是革命的最大損失啊!”
黎元洪沉吟片刻點頭道:“說的也是,我確實不應該只顧一己之名聲,而壞了革命大業!”
高楚觀見他口氣鬆了就勸慰道:“現在各省民黨有幾十萬大軍,咱們湖北革命軍就有四萬人,雖然一時小挫不足以動搖大好局面!”
黎元洪聽這話就想哭,各省紛紛獨立不假,幾十萬大軍也不假,可是武漢被馮國璋圍攻之後,自己和黃興曾經四處求援,最後只有黃興的老家來了湘一協、湘二協一萬六千人助戰,仗打到最慘烈的時候,湖南兵卻不給黃興做臉,不聲不響的跑回老家了!弄的黃興實在沒臉當司令了,黯然離開武昌。
在都督府拍桌子打板凳,痛斥黃興放棄武昌是逃跑行為,高調唱的最響的軍令部長孫堯卿也跑出城外了。卻把黎元洪留在都督府吃炮彈!
最可恨的是安徽都督柴東亮,不派兵相助就罷了,還吞了自己五十萬龍洋!
“撤!”黎元洪終於說出了自己心底的想法。
親兵簇擁著他上馬,頂著頭頂紛飛的炮彈,黎元洪帶著參謀一口氣就跑出了幾十裡,終於再也聽不見槍炮聲了,卻發現自己臨走的時候匆忙,師爺高楚觀沒有跟出來。
這傢伙可不會騎馬啊!
“這群王八蛋!”高楚觀站在樹下喘著粗氣罵街。
黎元洪等人跳上馬就飛奔而去,高楚觀不會騎馬,那畜生不聽吆喝,只在原地打轉卻不肯向前跑。
高楚觀罵了半天不講義氣的黎元洪,又開始罵拿了錢不辦事的柴東亮,自己拍著胸脯保證錢給了安徽軍諮府,長江艦隊就會來解圍,都等了三天了,也不見一條兵船開到武昌!只看見長江上,清軍準備渡江的幾百條大小船隻!
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高楚觀嚇的魂不附體,冒犯是清軍已經過江了?正在尋找上吊用的歪脖樹,就聽見有人大喊:“黎都督在嗎?我是張振武!”
高楚觀急忙大叫:“張部長,我是高楚觀啊!”
武昌軍令部副部長張振武催馬過來,發現只有高楚觀一個人,忙問道:“黎都督呢?”
“他去洪山了,我掉了隊!”
張振武皺眉道:“這怎麼辦?清軍已經把停戰條約都送來了,就等著他蓋印呢!”
高楚觀喜出望外,不敢置通道:“停戰?”
“恩,英國駐漢口總領事潘恩送來的‘停戰條約’,雙方停戰三日,派代表議和!但是要咱們先蓋印,然後清軍再蓋印,這件事兒刻不容緩,可黎都督卻把大印帶走了,這可怎麼辦?潘恩領事還在都督府等著呢!”張振武眉頭緊鎖。
馮國璋的兇殘,武昌軍民早已領教了,漢口一把大火蔓延三十多里,無數百姓葬身火海,龜山上架了大炮轟擊武昌,又是死傷無數。首義之戰,頭一個衝上楚望臺立下大功的馬榮,被清軍抓住後,被活活的剜心扒皮。
如果武昌被攻陷,這四萬多民軍和家屬的下場,簡直不堪想象,所以民黨的官兵儘管訓練極差,軍事素養和馮國璋的北洋第五鎮比起來天差地別,卻憑著保衛家園的勇氣,靠著一寸江山一寸血的拼刺刀肉搏,硬是苦苦撐到了現在。
只是,武昌的血流的太多了,民軍已經接近油盡燈枯的絕境!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即使是最強硬的軍令部首義三武(注1)也知道,再打下去肯定要被馮國璋消滅,所以黎元洪、黃興都曾經給袁世凱發電報,希望能議和。現在正瞌睡枕頭就送來了,雖然讓武昌軍政府先蓋印,有些城下之盟的屈辱,但是總比被人端了老窩,一勺燴了強百倍。
在這個節骨眼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