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錄尚書事(第2/2 頁)
賊,天下諸侯必定不敢妄動。”
他們說了等於沒說,劉協提高了聲音:
“朕是問你有什麼應對之策!”
皇甫嵩沉聲答道:
“當徐徐圖之,可先平定關中和西涼!臣願率軍平定關中,為陛下斬下長盤據關中的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說道:
“除了李傕、郭汜,還有張濟、樊稠,這四個人都是董卓的西涼舊部,助董卓為孽!不能放過他們!”
王允聽到皇甫嵩說要斬殺李傕郭汜,馬上變得興奮起來。王允對董卓的恨意太重,仇恨都讓他快要失去理智了。
劉協指了一下邊上張遼,問王允:
“王司徒,是董卓舊部就得死嗎?張將軍也是董卓舊部,依你之見,是不是要把張將軍也斬了?”
王允看了一眼邊上一聲不響、身著甲冑、腰佩長劍的張遼,馬上想到,張遼是殺董卓的功臣,很明顯,皇帝說的是反話,是在反駁他。
王允尷尬地答道:
“老臣不是這個意思。”
劉協對皇甫嵩說道:
“皇甫將軍,你前面說的不錯,應當徐徐圖之!李傕郭汜也可徐徐圖之,我們現在堅守長安,以靜制動,先看看李郭二人有什麼行動,再作打算。”
在原來的歷史中,董卓死後,李傕郭汜開始是不想反的,生生被逼反了。
劉協想等等看,如果李傕郭汜像原本的那樣上表乞降,劉協會先答應下來,然後再智取他們,改編他們軍隊,或者驅虎吞狼,派他們去攻打群雄。
總之能智取的就智取,在沒有掌握絕對實力之前,硬碰硬是下下策。
劉協大聲說道:“皇甫嵩、王允聽旨!”
皇甫嵩王允跪下領旨。
劉協說道:
“皇甫嵩平定黃巾有功,之前奸佞當道,現國賊已除,封皇甫嵩為太尉,與徐晃共掌長安城之軍。王允助朕誅董有功,封王允為祁侯。皇甫嵩、王允共錄尚書事!”
劉協這樣封,是思考過的,徐晃好像管不住長安城守軍。皇甫嵩是老將,有資歷,又是涼州人,應該能夠服眾,而且皇甫嵩統率過大軍,有獨擋一面的經驗,這方面也比徐晃強。
王允確實有功,封侯是應得的,從尚書令變為錄尚書事算是升官了。讓皇甫嵩與王允共錄尚書事,則是讓他們兩個平起平坐,相互制衡。
錄尚書事,也就是領尚書事,就是可以像尚書令一樣管理尚書檯的事務,但職級又高於尚書令。錄尚書事,相當於後世的常委。
皇甫嵩與王允領旨謝恩後準備離開時,劉協叫住了王允:
“王司徒,你留下來。”
皇甫嵩走後,劉協問王允:
“蔡邕的事,是怎麼回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