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部分(第2/4 頁)
“敢進這個門,該是有了享受一番酷刑的先覺!”太平公主冷嗖嗖的道,“還磨蹭什麼,趕緊綁了!”
琳琅嘻嘻哈哈的一擁而上,先是把薛紹給摁在了床上,然後用兩根彩絛將薛紹反手綁了個“四腳攢蹄”。
薛紹又好氣又好笑,“放肆!你們好大膽!……還不快放開我!……哎呀媽呀,姑奶奶饒命!”
太平公主已經笑得趴在了床上,眼淚都要出來了,“對對!捏它!舔它!咬它!只要不弄到斷子絕孫,給我狠狠的折騰!……管叫他在外風流快活,今番就要滅了他的本錢!!”
薛紹一會兒呲牙咧齒腳抽筋,一會兒仰天長嘯欲哭無淚,“滿清十大酷刑算個屁啊!!”
……
大唐,再一次遷都了。
薛紹仍是記得上次遷都洛陽時的情景。當時關中大旱顆粒無收,長安米價飛漲,二聖攜百官一同遷都洛陽。
當時薛紹被留在了長安,與抱病復出的裴行儉一道組織兵馬,準備前去平定西域的叛亂。結果卻是裴行儉出師未捷身先死,薛紹也因為和裴炎的矛盾而一度隱退,去給裴行儉守墓了。
也就是那一次,先帝高宗李治去了洛陽就再也沒有回來。
當時的薛紹,用薛元的話說是“囊中之錐”遲早必將脫穎而出。換句話說,當時還只是一個小角色。
這一次的遷都,當年的“囊中之錐”已經走在了數萬人遷都大隊伍的最先頭。身後,跟著旌旗如林威風赫赫的羽林護衛兵馬。
“臨風玉樹,風流倜儻。意氣華,英雄豪邁”這是武則天當著眾臣的面,親口給出的金口點評。
很快,這十六個字就在兩京之間流傳開來。兩京的官員百姓與仕紳庶民,全都想要親眼見識一下,那傳聞中的戎裝披掛的薛紹,究竟是何樣的風采?
以往的藍田公子倒也時常被人圍觀,女人居多。但是這一路從長安走到洛陽的數百里路程,就成了薛紹人生當中最漫長的“臺秀”。至少有數十萬男女老少爭先恐後的湧來,想要親眼看看那一個“臨風玉樹,風流倜儻。意氣華,英雄豪邁”的新任兵部尚書,本朝最為熾手可熱的少壯派軍帥。
薛紹又紅了。
大紅大紫,紫到亮。
武則天無疑是幕後的大推手。薛紹很明白她的用意,是希望自己歸朝之後儘快的擴大知名度與影響力,以便迅的扎穩根基成為她的得力臂膀。在朝在軍,自己已經多少有了一點名望。但是兩京的百姓,對自己還是有一點陌生的。
藉著這一次遷都的“臺秀”,武則天很輕鬆的就讓薛紹在兩京的百姓仕人心中豎立了新形象。
這個新形象,當然不再是藍田公子的粉面油頭。武則天給出的那十六字點評,便是最好的註腳。
洛陽到了。
百官就位各司其職,軍隊紮營戍衛京師。
薛紹這個新上任的兵部尚書和臨時總督御林兵馬的統帥,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其中最為棘手的一件事情,就是武則天催著要薛紹抓緊時間,展開“改旗易幟”一事。
上面的人只管下令,下面的人焦頭爛額,這似乎已經是古老中華最令人蛋疼的“優良”傳統之一了。
武則天當然無法比薛紹更加明白,要在軍隊裡改旗易幟是多麼的困難。別的人且不說,薛紹自己都有些適應不了。
按照中華帝室一脈相承信奉下來的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五德相替。隋朝崇尚火德,旗幟多為大紅色,這也是“中國紅”正式成型的源頭。大唐繼承於隋朝,便崇尚土德。既是繼承,大紅的旗幟便沒有完全取締,京師和軍隊當中仍有很多的紅旗。只不過帝王和皇室的服飾改成了黃色,這一定製也同樣被歷朝歷代繼承揚,直到滿清滅亡之時。
武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