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無球跑位(第3/3 頁)
。
雖然本-戈登是得分後衛出身,在組織進攻上比納什差了好幾檔。
但史蒂夫-納什的進攻節奏太快,本就不太適應小牛隊。
更和諾天王搭不上節奏。
小牛有德克-諾維斯基和邁克爾-芬利的首發陣容,似乎對組織後衛的要求也並不高。
說實話,德文-哈里斯的組織能力也是一般,他的進攻明顯強於組織。
所以本-戈登出現在小牛隊的首先控位上,似乎也不難理解。
而這個賽季小牛隊引入傑裡-斯塔克豪斯的加盟後,讓他們在銜接段的進攻多了一個強力得分點。
賈森-特里和斯塔克豪斯的外線組合,加上身高達229cm的肖恩-布拉德利這個內線,魔術隊在第二節的時候漸漸被拉開比分。
原本喬一帆覺得魔術隊的陣容深度已經足夠深厚,但不管是希度-特克格魯、託尼-巴蒂還是王治郅,他們在和小牛隊替補陣容中並沒有打出自己的特點,反而陷入被動挨打。
41-33,喬一帆在第二節重新登場之後,魔術隊已經落後了小牛8分。
喬一帆上場之後,小牛隊對他的防守明顯提升了等級。
由約什-霍華德和邁克爾-芬利二人主防,如果喬一帆和霍華德二人使用擋拆戰術,小牛隊就立即選擇包夾喬一帆。
最大程度限制喬一帆的突破和出球。
而如果喬一帆單打,主防他的球員就負責緊盯防守,其他位置上的球員隨時注意他的動態,隨時進行協防包夾。
約什-霍華德是純粹的黑人球員,雖然身體並不強壯,但他的運動能力極強。
邁克爾-芬利曾經也是視為喬丹接班人的球員,他的運動能力自然也不弱。
在這二人的聯合防守,又隨時都有包夾的情況下。
喬一帆一時之間感到有些不適,打的很是難受。
這是他進入nba之後,第一次感受到巨星級別的防守待遇。
不過以萌神史蒂芬-庫裡的能力,曾經在總決賽上,多倫多猛龍隊的一盯四聯防守都無法完全限制住他,讓他在第三場總決賽比賽中得到47分、8個籃板、7個助攻。
所以,喬一帆自然不會膽怯。
在經過剛開始的不適應後,喬一帆先是在logo處投進一個三分,讓自己的狀態先熱起來,然後將球交給隊友他主動開始無球跑位。
庫裡的無球能力絕對是歷史級別的,所以喬一帆對打無球並不牴觸。
此時魔術隊場上的陣容是德懷特-霍華德、希度-特克格魯、王治郅、賈米爾-尼爾森和喬一帆。
魔術隊在平時球隊訓練中,特意訓練過喬一帆的無球跑位戰術。
但喬一帆跑無球,誰給他傳球就變得尤為重要。
達蒙-瓊斯和賈米爾-尼爾森有傳球能力,但約翰尼-戴維斯覺得一個出球點還不夠,容易被對方防守針對。
於是就將希度-特克格魯給提了上來。
他的這個觀戰與喬一帆的想法,不謀而合。
因為喬一帆想到了追夢格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