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正月初二(第2/2 頁)
多大的事!”
“我認為中層幹部調整工作,首先需要解決科級幹部調整的問題,科級幹部不調整,中層幹部調整很困難。”
“原因呢?”
“原因就是,原來的幾個鄉鎮,除了書記、鄉鎮長之外,其餘的黨委委員和副鎮長還繼續在那,面上沒有派別,實際是存在這個鄉、那個鎮的,誰也不想原鄉鎮的幹部在調整中吃虧受累,所以現在的鄉鎮班子無法做到公平公正的考核評價一個幹部。也就不好調整、也不敢調整中層幹部了。”
“是這個理,根子還是在鄉鎮幹部調整。但是縣直也不能吸納這麼多富裕幹部啊?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孫宗遠考慮下,回憶前世合併鄉鎮的那些故事。
“我有點建議,首先是縣裡吸納一批,這個得設個坎,是按照職務還是任職年限,組織部門拿個意見比較好。其次是鄉鎮多設立職數,比如設立統戰委員,再多設定一個副書記,對於年齡大的可以進鄉鎮人大政協,一個鄉鎮設定三四個人大政協副主任,還是消化一批幹部的。”
“建議很好,還有嗎?”
“以上都是職務略高、任職較長的幹部,我看對於年輕的幹部還是需要大力培養,能力強、素質高的也不能耽擱。”
“關鍵是職位擁擠啊?”
“我們對於大專或者中專學歷不達標的,可以讓黨校辦個大專班,這樣也可以給幹部騰出兩年的空閒期來,兩年之後再調整會有機會的。”
“能不能幹部提前到五十離崗待退呢?有些地方就是這麼幹的?”
“這樣是浪費人才吧,雖然他們年齡偏大了,但畢竟他們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啊,不用非常可惜了!”
孫宗遠摸了摸腦袋說。
三個人都沒有再說話,沉寂了片刻之後,王培忠說:
“不離開崗位,年輕人就提拔不起來,事業就沒有延續性,離開了又怕年輕人沒有基層工作經驗撐不起來,難處理啊!”
“縣直裡多安排點,鄉鎮裡也增加點職數,提前離崗確實不合適。”趙雲成書記也提議。
“我有個想法,您兩位領導看看合適嗎?”
“就我們三個人還有那麼多的廢話,有話快說啊!”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縣裡不是有要落地的專案嗎,我們可以對每個專案成立一個專班,重點大專案專班有縣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和鄉鎮配合,充實進去年齡偏大的科級幹部作為常務副指揮長,常態化靠在一線工作,這樣也能消化不少幹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