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第1/2 頁)
太后老淚縱橫,顫著手將孩子抱在了懷裡,瞧著孩子的小臉,嘴裡不住的唸叨;「老天保佑,列祖列宗保佑,皇上總算是有了後」
永寧垂下眼睛,又道;「可惜玉嬪本人卻因失血過多,難產身亡,還望太后節哀。」
太后聞言,抱著孫兒的手微微一滯,她看了永寧許久,終是嘆了口氣,道;「殺母奪子,你這一招棋,走的高明。」
永寧臉龐垂的更深;「臣妾不敢。」
太后瞧著孫兒,對著永寧道;「玉嬪年少張狂,留著也終歸是個禍端,哀家並不怪你,你起來。」
「謝太后。」永寧站起身子。
新生的嬰兒已是睡熟,那寬寬的額頭,挺直的鼻樑,委實像極了他的父親。梁母抱著孫兒,卻依稀回到三十六年前,第一次將梁泊昭抱在懷裡。
「昭兒小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太后聲音低沉,許是如今年紀大了,想起淡薄的母子情分,竟是覺得心酸,心酸之餘,不免對孫兒更是憐惜疼愛。
永寧心頭一震,一雙眼睛也是黏在孩子身上,瞧著孩子與梁泊昭相似的小臉,一雙眼睛滿是柔和。
太后上前,將孩子遞給了她。
永寧看向她的眼睛,似是不敢置信,太后會如此輕易就將孩子交給自己。
「這孩子跟著你,比跟著玉嬪強上百倍,有你這樣的娘親,哀家很放心。」
「太后」永寧聲音沙啞,眸心微微閃動。
太后將孩子親手送到永寧手中,粗糙的手指在孫子的臉蛋上撫過,輕聲道;「哀家從沒說過,你一直都是哀家心裡最好的媳婦,也是最能匹配泊昭的女子,泊昭他有眼無珠,瞧不見你的好處,可你為他,為咱們梁家,為這大乾江山所做的一切,哀家都記在心上。這孩子就該跟著你,這大乾後宮,也只有你,才配當他的娘。」
永寧從不曾想過太后會與自己說出這一番話,她將孩子抱緊,只輕聲喊了句;「太后」
「喊我母后吧,和泊昭一樣。」梁母瞧著永寧,念起她這些年為兒子傾其所有,之後,定是還會為這個孩子傾其所有,眼圈便是微微紅了。
永寧喚不出口,只低下眼睛,將目光落在孩子身上。
見她沒有喚自己,太后也不往心裡去,只對著殿外道;「來人。」
「太后有何吩咐?」
「傳哀家懿旨,玉嬪為皇上誕育子嗣有功,不幸難產,哀家和皇上都十分悲痛,將她追封為玉妃,厚葬。」
「再有,皇長子,今後交由袁妃撫育。他以後,就是袁妃的兒子。」
197章 能不能,舍下這個江山
夜漸漸深了,梁泊昭還沒有回來。
凝香獨自一人留在營帳裡,在燈下為梁泊昭縫製著一件衣衫。
早起,京師裡的喜報已經傳到南疆,玉嬪為皇上誕下了皇長子。
與喜報一道傳來的,則是玉嬪難產,香消玉殞的噩耗。
凝香說不清心裡是何滋味,許是同為女人,許是自己也曾兩次在生產時差點喪命,深知女子產子的不易,得知玉嬪難產離世的訊息,心裡不免浮起幾分兔死狐悲的淒涼。
畢竟,玉嬪只有十七歲。
畢竟,她生下的,是梁泊昭的孩子。
凝香有些出神,手中的衣衫也是緩緩擱下了去,在南疆的半年,除卻思念遠在京師的女兒,日子倒是宮裡從未有過的安穩喜樂。梁泊昭無論白日裡多忙,晚上也總是會回到後營,而她,早已親手為他做好了羹湯。
一夫一妻,一男一女,只有他們兩個。沒有永寧,沒有玉嬪,也沒有那些秀女。
即便戰時日子辛苦了些,可卻是實實在在的,甚至有時會讓凝香生出一股一生一世一雙人的錯覺,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