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的。這就為715年大唐與大食第一次交鋒就大獲全勝提供了一個有利條件。
2,大唐與大食的第一次正式交鋒。
在713年的時候,大食就曾經策劃過入侵拔汗那,但由於當地人的堅決抵抗,和其他各種原因,並沒有獲得成功。於是在715年,大食聯合吐蕃,他們操作拔汗那的王位繼承,立了一名叫阿了達的人為西拔汗那的王,並率兵幫助阿了達攻打東拔汗那國。當時的國王正是後來寧遠國王竇忠節的父親遏波之,遏波之兵敗後逃到安西,向唐朝求救。
當時此時張孝嵩正在安西都護府巡察,接到軍情後,立即對安西都護呂休璟說:“不救則無以號令西域。”於是呂休璟將指揮權交給張孝嵩。張孝嵩自率附近各部落的兵馬萬餘人,由龜茲出發,長驅直入,向西挺進數千裡,擊敗吐蕃大食聯軍。之後相繼攻克數百城鎮,於十一月直入阿了達盤踞的連城併發起猛攻。張孝嵩率唐軍連屠阿了達3座城池,俘斬千餘人。敵兵崩潰,阿了達與數騎逃入山谷躲避。隨後張孝嵩傳檄諸國,一時威震西域。
3,突騎施再次崛起。
突騎施可汗娑葛死後,西突厥十四姓部落陷入了混亂當中,有的降服默啜,有的歸順阿史那獻。娑葛的部將蘇祿聚集餘眾,統率突騎施,其部眾至二十萬人,佔有西域大片領地。715年,蘇祿被玄宗任命為左羽林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
默啜被殺之後,蘇祿抓住機會,收攏十四姓部落,自立為可汗,復建突騎施汗國。因為蘇祿出身車鼻施部,所以這時候的突騎施可以稱之為突騎施車鼻施汗朝。
這就是突騎施歷史最為出名的蘇祿可汗了。在一開始,蘇祿可汗似乎想聯合吐蕃和大食將唐朝勢力驅逐出西域。於是在開元五年(公元717年),突騎施聯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四鎮,但是被唐朝擊敗。
對於如何看待蘇祿政權,唐朝邊將中分為兩派,一派主張進剿;一派則主張聯合蘇祿,共同對抗吐蕃和大食。最後聯合的意見佔據了上風。
於是唐朝加速了結好蘇祿的各項政治步驟,開元六年(718年)五月進拜蘇祿為順國公,七年(719年)遣解忠冊之為毗伽忠順可汗,十年(722年)復冊阿史那懷道女為金河公主,嫁之以和親。
唐朝之所以放棄放棄扶立阿史那氏汗裔的傳統國策,果斷地採取承認蘇祿政權的新方針呢?其奧秘在於大食的興起。
從719年安國國王還有727年吐火羅葉護所上的《請討大食表》上的內容:“……伏乞天恩慈澤,救臣苦難,仍請敕下突厥施,令救臣等,臣即統領本國兵馬,計會翻破大食。”“又承天可汗處分突厥施可汗雲:“西頭事委你,即鬚髮兵除卻大食。”其事若實,望天可汗卻垂處分奴身……”可以看出,唐朝與突騎施蘇祿可汗之間應該是有過約定的。
4,唐朝和蘇祿可汗合作時期,西域大事件。
開元六年(718年)大食將加拉赫統兵北征,於河中北部得勝,並己準備侵入大唐領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圍,經過償付贖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開元十年,吐蕃大軍攻打唐朝屬國小勃律,北庭節度使張孝嵩率疏勒副使張思禮以步騎四千救援,大敗吐蕃軍。
開元十一年,大食呼羅珊已易將穆斯稜,往任之初即興兵攻東拔汗那,突騎施奉詔出征,大破之。
開元十二年,大食再犯東拔汗那,蘇祿復大破之,其將穆斯林·本·賽義德·艾爾一吉拉比僅以身免,史稱“渴水日之戰”。導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諸國復歸於唐,從這時候開始,突騎施開始佔據河中之地。
開元十五年(727年),呼羅珊易帥阿什拉斯,河間地區盡叛,蘇祿乘勢進擊,克布哈拉,逐阿拉伯人於阿姆河南,前鋒一度攻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