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2/2 頁)
僱船(實際就是原漕幫的船)運民眾但是沒被選中的,多數要步行從臨淄陸路去往海陵,趙尹也僱了很多大車,幫他們運送食品等必需品
臨行前,趙尹將炮製出來的《齊郡萬民叩請假皇帝順天承運即皇帝位》的上疏呈上,還將唐代宰相魏徵的千古名作《諫太宗十思疏》,改為《諫攝政及世子十思疏》送給世子王臨。
作為千古一相,十思疏是魏徵最有名氣的作品。文中提到居安思危和誰能載舟也能覆舟的理念,警示了後世當權者1000多年。
王臨看著《諫攝政及世子十思疏》十分激動,嘆道:果然天下大才啊。
剛離開臨淄不久,就得到訊息,柳隗殺死守衛逃走了,並帶走了幾百個家人隔幾天又傳來訊息,齊郡的另外幾個家族騎兵造反,被迅速撲滅趙尹本來想著是否回頭幫王臨和牛飛打仗,不過想到再有幾萬人的話,自己真的要爆了,再加上劉洋腳傷要人看護,就作罷沒回頭
一群人帶著近2萬人,花了近一個月才到海陵看到劉岐朱援肆安等人一臉苦相,趙尹也有苦難言
自己一直在大量的招人,但是除了內地羌人是拖家帶口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青壯年,來了就可以幹活,也不用屋子,工地上搭個棚子就可以安身可是這回來的都是有家人的,青壯年3成不到,而且經過長途跋涉各個都萎靡不振
走船運的全部已經運到濟州島的白旗和藍白旗,這些人就大部分到東海島的紅旗各屯,少部分分到海陵的黑旗和青旗各屯
正好唐靜帶著部分土匪突擊隊的人在海陵,趙尹召集骨幹開會,根據一路上想好的條條槓槓,決定幾條:
1,以工程兵部隊部分骨幹為基礎,抽調軍校學員和各屯青年,建立生產建設兵團(或稱為黃旗),在海陵、東海島濟州島分設基地,由土增為司令員;設立總政治部(加強思想建設)、總務部(暫時和總參合署辦公)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