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4/5 頁)
:《黃海海戰“松島”艦內的狀況》,內田芳兵衛,1896年版。
(26)木村浩吉:《黃海海戰“松島”艦內的狀況》,內田芳兵衛,1896年版。
希望之舟——福建船政“通濟”級炮艦
“運糧船”
中國建設近代化海軍的努力經歷甲午一戰遭遇巨大挫折,失去北洋海軍後的渤海灣防禦形如真空。儘管清廷中劉坤一、王文韶等官員主張緩建海軍,可隨著北方重要軍港旅順的收回,恢復北洋海上防務的命題被高調提起。清政府在經歷了不到一年的彷徨後,邁出了重建海軍的堅定步伐。在以總理衙門主導的外購軍艦活動,以及湖廣總督張之洞個人推動的從日本進口軍艦行為之外,清末新建海軍還有一個重要的艦船裝備獲取來源,就是始終被建設經費匱乏的問題困擾,舉步維艱的福建船政。
受限於左宗棠開創時的佈局不密,福建船政的維持經費每年只有一筆較小的定額,而已軍艦載運商貨來貼補經費完全不可操作,創辦伊始船政就陷入軍艦造得越多、自身經費越為棘手的怪圈。儘管如此,歷代船政大臣仍然略顯百折不撓地維持著軍艦的建造,勉力建造了近海防禦鐵甲艦“平遠”、穹甲巡洋艦“廣乙”、“廣丙”之後,船政迎來了一位新的總理大臣。1892年,湖南茶陵人譚鍾麟(字雲覲,國民黨大佬譚延輳е�福┙猶嬉蠆∪ブ暗謀灞Φ冢�H蚊穌闋芏劍��奔媧��蟪肌R蠣穌闋芏降淖さ馗V莩薔嗬氪���詰穆砦猜吠窘顯叮�熬嗍∥迨�嗬錚�茨艹4ㄍ�ぃ��洩�輪鶉輾饉統際鷙稅臁保�分喻刖�獻嗲逋ⅲ�∨篩=�床溝姥鍆⒋�H未��治褡馨歟��磣約涸諑砦渤��涸鶇��母髦志嚀騫芾砉ぷ鰲#�1)
美術作品:清末時代的“通濟”艦。創作:海軍史研究會顧偉欣。
1893年12月16日,前任閩浙總督卞寶第任內開工的穹甲巡洋艦“福靖”號舾裝完畢,出海航試。沿襲歷代船政大臣代代相傳的傳統,譚鍾麟親率楊廷傳等船政官員登上“福靖”艦,隨之開往馬祖外海督察試驗。歸航之後,譚鍾麟依例將“福靖”航試成功的相關情形具折上奏清廷,同份奏摺中另外補充報告了一樁事情,即譚鍾麟自己任內船政建造的第一艘輪船——“運糧船”,已於當年年初開工興造。(2)
以歷屆船政大臣的通例,舉凡是新船開工,大都是在開工之後不久便正式向清政府提交報告,譚鍾麟總理船政時期建造的首艘輪船卻近乎拖延了一年才提出奏報,可謂是特例。據譚鍾麟報告,新造的“運糧船”實際最早創議於上任總督卞寶第任內。
1891年12月22日,時任閩浙總督卞寶第上奏清政府,報告船政為廣東協造的穹甲巡洋艦“廣丙”航試成功,廠中正在建造“廣丙”的後續軍艦“福靖”,同時向清政府申請趁船廠“匠工稍松”,再添造一艘中號快船,即中形的巡洋艦。
當時船政艦隊共有“伏波”、“琛航”、“靖遠”、“藝新”四艦留防馬江一帶,但是“伏波”、“琛航”的艦況都較差,“靖遠”、“藝新”又都規模較小,“‘伏波’收回於臺灣棄置之餘、‘琛航’撈獲於馬江轟沉之後,尋常轉運,間歲一修,未免多所糜費。‘靖遠’不過容載百十人,‘藝新’不過日行百餘里,梭巡海面不足以張軍威”(3),既不能用於運輸,巡防又顯乏力。藉著“廣乙”級留用於福建的軍艦“福靖”建造的機會,卞寶第計劃另造一艘體量較大的巡洋艦與之配合,以“福靖”和“中號快船”構成福建船政艦隊新的主力,逐漸替換原有的“伏波”等舊艦。
卞寶第的謀劃是:“兼制中號快船,將此四艘陸續抽舊換新。成船之後,口糧、公費出入無多,萬一海疆有事,軍裝、糧米多有阻隔,該船與‘福靖’快船裝運護送,俾無疏失,並可壯炮臺防禦之聲威,實於海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