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女娃年紀輕,
好象花一盆。(明喻)
風吹小船動,
越看越動人。(借喻)
這樣生動形象的比喻,使人覺得十分精巧,它不僅是事物實質和特徵方面的形容,更注意了描寫,因而形象性增強了。如《蘭花花》中「蘭花花下轎來從西望到個東,照見周家的猴老子好象那一座墳」,就用了反比的手法,將人物反比為「墳」,兩者並不是貌似,而是蘭花花的精神感覺而已,丈夫毫無生氣,讓人一見就覺得晦氣,心裡痛苦壓抑得就象見了墳墓一般。另如:「一更月兒高,遇見個籃籃掛在那樹梢梢。因何故呀,奴把它忘不了?」這是一種觸景生情,也是一種比喻——用掛在樹梢上的籃子來比喻妻子惦念丈夫的那顆懸在半空中的心。「石獅
子張口不說話,想哥哥想得直哭下」,以石獅子的形態來比喻姑娘那思念哥哥內心痛苦的神情,形象感很強。「早知道你是賣良心鬼,頭磕成鏟鏟也不跟你」,不說將頭磕扁,而說「磕成鏟鏟」,以鏟鏟來比喻形容磕扁了的頭,既形象又新鮮。「彎彎鐮刀割韭菜,慢慢品妹妹的心好壞」,這個比喻一時讓人摸不著頭腦,但稍一思考,便明白了: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葉子被割了,心卻不死,以此來比喻愛情屢遭挫折卻百折不回的決心,顯得十分巧妙含蓄。「栽柳樹來柳梢梢,年輕人看著年輕人好」,用嫩綠的柳枝來比喻年輕人,色、形、神俱全,多麼生動!
從以上的例證中,我們可以看出陝北民歌的「比」運用之多樣、廣泛,它越來越多地擔負起形象描寫的任務。這是比的一種深入。另一個特點,就是對它的運用越來越複雜、曲折了。如疊喻,這在陝北民歌中是很常見的手法,它的表現力很強,喻體往往從各個方面向本體加碼,增強本體的份量,如這段信天游:
雪花花蓋房冰打牆,
露水夫妻不久長。
將雪花花蓋的房,冰打的牆和早晨的露水這三個喻體集中在了一起,全壓在「夫妻不久長」這個本體上,突出了「關係短暫」這個重心,語言顯得結實、曲折,還帶有理性的成分。
有一首《慢慢尋個可心漢1》中,有兩段採用了反覆設喻的手法,看著沒什麼,但細細捉摸,含意很深。
1 可心,即稱心如意。漢,陝北對丈夫的俗稱。
牛不吃草尾巴搖,
自幼兒就不愛個二道毛。
騎馬不騎三條腿,
交朋友不交洋菸鬼。
「牛不吃草尾巴搖」是用來比喻「二道毛」的,而「二道毛」又是用來比喻不務正業的男子的,這個比喻就十分曲折了。第二段,用三條腿的馬來比喻洋菸鬼;三條腿的馬是走不好路的,走起來也是東倒西歪;洋菸鬼無神無力,走路連腿都拉不動,不正象那空有軀體、無所作為的三條腿的馬兒?兩段連起來,前面的「二道毛」,不也是指洋菸鬼麼?
這些比喻,正是劉勰所說的那個「擬容比心」。作者不但抓住了喻、本體外貌、外形的特徵,並突出了其精神實質,做到了形神兩方面的完全統一,因而比得形象,比得有味,遷回曲折,含意深刻。
陝北民歌中的興體也不僅僅限於過去的「加強語勢」、「引起下文」了,除了用它來描摹形態,渲染氣氛,創造意境,抒發情感外,還用於交待。如「對面價溝裡牛喝水,橫山裡下來些遊擊隊」,上句的興就十分重要;「對面價溝裡」,說明歌者「我」是站在溝這面的,隔溝相望;「牛喝水」,是景物描寫,也是時間的交待,陝北飲牛時間,一般是在傍晚放牛歸來時分。這一個興,不但為我們勾勒了一個山村的生活畫面,渲染了一個清幽安靜的氣氛,同時也將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交待清楚了。後面那個「橫山遊擊隊」從遠處進入這幽靜的畫面,就顯得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