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1/4 頁)
張遼道:“袁紹若是求和,似乎也只能是允諾割讓城池了。就算袁紹真像我們將軍那樣願意裁軍,劉備也必不肯信。因此袁紹最多就是再補充劉備一點糧草。”
郭嘉道:“兩位之議,與事實已經極為接近。但劉備率兵南下,不僅是為了平分冀州。劉備若戰勝了袁紹,當可佔領冀州全境。若不勝,劉備將會送掉公孫伯珪最後兩個親屬的性命。回師之後,劉備就可以佔領右北平。據子龍所言,公孫伯珪的從弟公孫範業已犧牲,但公孫伯珪之子公孫續還在。就這麼退兵的話,右北平必將奉公孫續為主,劉備將一無所獲。故此,劉備一定會讓公孫續率輕騎追襲袁紹。”
“啊,”關羽詫道,“那劉備竟然這麼陰險啊!”郭嘉道:“逐鹿中原,問鼎天下,也無所謂陰險與光明。劉備的這番用意,已經瞞過了北平軍。關鍵在於,能不能瞞過袁紹。”
張遼想了想,說:“我想,若我是袁紹,就算不知道劉備會派公孫續輕騎追襲,也一定會重兵防禦。退兵之時,軍心不穩,最忌敵軍乘勢追擊。袁紹庸才,然手下沮授、許攸等人俱為見識不凡之輩。撤退的安排,當無破綻。”
郭嘉道:“無破綻嗎?袁紹重軍在後,防止劉備追襲,又怎麼防止我軍呢?”關羽一聽,恍然大悟,讚道:“原來琢磨袁紹的安排,於我軍這等有利啊。”郭嘉道:“知敵者,有的放矢,方無所不中者也。”
張遼道:“袁紹重兵防範於後,自己定然是優先撤離。我軍設伏,正好以我之強,擊敵以弱。說不定就能一舉而擒殺袁紹。”
“我們不要說不定,”郭嘉道,“我們要的是一定。兵家之道,未慮勝,先防敗。若能一舉擒殺袁紹,則彼軍就此土崩瓦解。但可能性不大。袁紹輕兵先撤,忽遇我軍埋伏,袁紹又會怎麼做?據嘉所思,袁紹必會令人拼命抵抗,而自己則率小隊人馬,自小道逃往渤海。袁紹乃渤海郡守。儘管其竭澤而漁,令渤海郡元氣大傷。然而,渤海郡自袁紹之後,沒有其他官吏,更沒有其他官吏控制下的武裝。對於袁紹來說,那兒就是自己的老家。至少,是安全的。故此,袁紹率小隊逃往渤海,當無疑異。”
關羽道:“那我軍再分一哨人馬,於前往渤海必經之路上設伏。這下總成了吧?”郭嘉道:“成了。若是不成,豈非蒼天不願亡袁紹?”
……
田潤希望兩萬騎兵都裝備上神臂弓,於是北、西兩路軍遲遲沒有出發。按照加快了之後的製造進度,還要等上兩個月。田潤、高順等人就訓練兵馬,安心地等待。
王越因為蔡邕一事,有些怕田潤。便向田潤進言,想跟趙雲到南軍,兩個月之後再返回。田潤同意了。於是王越、趙去就到了聞喜軍營。次日,蔡琰就派王越過江,偵察洛陽這邊的情況。蔡琰囑咐,最好不要殺人。王越走了三日,然後返回,說是曹陽、澠池、洛陽、永寧均有大量人口。
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
第115章 降白波軍
王越打聽了一下。據說那些人都是白波軍。白波軍號稱十萬大軍,但其實其真正的軍隊還不到一萬,老百姓倒有三十幾萬。以往,白波軍主要在河西一帶活動。由於河套匈奴與幷州汾河沿岸大量陳兵,大戰一觸即發,白波軍就流竄到了洛陽。
洛陽地區長七百餘里,寬八十餘里,土地廣袤。當初,在眾諸侯歇馬酸棗的情況下,孫堅都能找到一塊空地宿營而沒有被察覺。故蔡琰的兩萬士兵要在洛陽地區駐紮下來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董卓毀去的陝縣渡口,必須得重建,要把陡坡還原成緩坡,蔡琰的輜重才能上岸。有了輜重,才能夠安營紮寨,才能夠有較長時間的糧食。這,與當初王越率伏兵自陝縣撤退不同。
於是乎,蔡琰就派了小隊人馬過河,在陝縣渡口附近三十里範圍內設立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