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我在古代幹老本行的原因如下(第1/2 頁)
商量好了合作事宜,已經是未時,柳月還是第一次在城中忙到這麼晚,怕做蛋撻的時間不夠,連忙跳上板車,讓沈清彥趕快駕車回家。
沈清彥還是跟往常一樣,安靜的聽著柳月指揮,但柳月還是看出了對方有一肚子疑問,只是沒想好該如何開口。
柳月善解人意的主動開口:“你有什麼想問的。”
沈清彥頓了頓許是沒想到柳月會主動提出這個問題,一時不知從何開口。
柳月自顧自的說道:“想知道為什麼張阿婆的平安果能賣出高價?”
沈清彥悶悶的應了一聲。
他之前從沒接觸過這樣的事,起先也覺得匪夷所思,只是憑著對柳月的信任在聽從安排,之後卻是震撼於柳月的手段。
“平安果其實賣的已經不是貨物了,我們那有種更精確的說法叫做商品。”
“商品?”
“對,商品,因為我們那的物資很豐厚,顧客的選擇也很多,商販們為了讓大家買自家的東西都用盡了手段,所以他們就會給自己貨物賦予獨一無二的含義,讓大家因為這些特別的含義而選擇自家的貨物。”
柳月儘量解釋的淺顯易懂些。
“所以你就給蘋果加了平安這層含義?”
“恩,這其實是我從我們那邊的商家那裡抄來的,我們那邊有個節日都會送平安果。”
“平安夜。”
沈清彥繼續往下問:”所以你賣平安果就選了鏢局?可為何忠叔的燒餅在鏢局門口可賣的很好?”
這是他一直沒想通的問題,既然柳月說了鏢局和客棧一般都是富商往來,那為何忠叔在兩地的生意卻是差距不小。
“這是因為大家對鏢局有刻板印象,覺得鏢局是混江湖,刀口舔血的人呆的地方,可那群人也得吃飯喝水啊,出門在外不得準備乾糧?”柳月想了想,又補充了一點“其實張阿婆在客棧門口買蘋果的行為一開始就錯了,他以為客棧的人都是達官顯貴,會好賣一點,但他們家蘋果的成色其實一般,那些都是有見識的人,自然不會在吃食上將就,其實張阿婆只要換個地方,蘋果也能賣出去的。”
“那買平安果的時候一點一點的揭開紅綢是為了打擊競爭的商販?”
柳月聽到這個問法知道對方這幾天應該是有仔細思考過她的手段,但畢竟之前接觸到的知識更多是聖人詩卷所以有些一知半解;”對,因為我們一定對碰到競爭對手,在無法避免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儘可能的拖出他們的步伐,先把自己的名氣打響。”
沈清彥仔細的回想了一下賣平安果的過程,柳月的行為的確將他們弄的措不及手,等對方終於將果子做的和張阿婆相差無幾的時候,張阿婆賣平安果的名聲已經在平陸城傳開了。
“可為何一天只買五十個?賣的更多不是賺的更多嗎?”
“因為市場會飽和啊,你賣多了就不稀奇了。只有你得不到,你才會想著她,這是變被動為主動的招數。”
很多奢侈品愛搞限量版也是這個原因,一件獨一無二的東西最能勾人消費者的虛榮心,引發大家瘋搶。
沈清彥沉思片刻道:“忠叔的狀元燒餅也是這個路數,給燒餅賦予了特殊的附加含義,再用才子幡引起客人們的虛榮心。”
柳月對自家崽子會舉一反三的行為很是滿意:“還有一點,題要夠難才行。”
狀元燒餅出來後不是沒人想要仿照,什麼俊才幡啊、文人匾、進士牆層出不窮,但是商販們的文化水平擺在那裡,出的題很快就被破解出來了,不僅沒賺到錢,甚至還虧了不少。
柳月可是挖空心思的翻遍了自己帶的資料,才找出了數百道難題。
沈清彥第一次接觸到這方面的知識,有些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