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3 頁)
廷瓏知道母親因為外祖才回京一年,她又要去南邊,勾起傷心事,不知如何勸解,勉強笑道:&ldo;那我把太太給我打的那對金項圈送二姐姐吧‐‐那東西沉甸甸的,我又不耐煩帶,給她做嫁妝倒相宜,到時候換了銀子手頭能寬裕些也是好的。&rdo;
姚氏聽了也笑道:&ldo;你這鬼精靈,自己不要的東西才給你姐姐,還說這些大人話唬人。又想了想笑道:&ldo;卻也是這個道理,她配的那個是庶出,怕手頭上鉗制多些,我正想她因路途遙遠這邊不備妝奩,送她些什麼,不如直接給她銀子壓箱吧。&rdo;
第二日,姚氏便帶著廷瓏去姚家住,見了清芬,只見她行動如常,姚家忙著給她辦行裝奩事,她也全不過問,只說一切聽憑老太君做主。老太君憐惜她遠嫁沒有孃家依託,只叫從厚置辦,四季衣裳,金銀器皿都是從有名的店鋪作坊新制的。原還想著把傢俱也給她置辦了,三舅舅那邊來信說,北地現有好木材,已經叫打造了,比京裡買的還強些,這才罷了。
姚氏留下說話,廷瓏跟姊妹到清芬房裡,清芬不提自己出門,只說廷瓏要走,領她到窗前,指著書案上的紫檀帶屜都承盤和幾樣包好的清供道:&ldo;我知道瓏兒最喜歡這些物件,這回走了,也沒什麼給你的,這些便叫你拿去,只是我用舊了的,你當個念想別嫌棄才好。&rdo;
廷瓏見清芬把她最喜歡的那套青花印泥缸,水洗,筆筒,小樽都給了自己,就不知說什麼好,只拉著清芬的手喃喃的說不出話來。半晌喊了蓮翹進來,拿出個扁圓的紅綢子包,解開,露出一對沉甸甸黃澄澄的金項圈,廷瓏就道:&ldo;我知道二姐姐也不愛打扮這些,以後拿它換銀子吧。&rdo;
清芷在邊上聽了就撲哧一聲笑了起來:&ldo;倒像是拿銀子買二姐姐的東西似的。我那裡還有一套成窯的杯子,你打量著肯花多少銀子?&rdo;
廷瓏叫她說的不好意思,不住拿眼睛看清芬表情。清芬看她這樣倒笑了:&ldo;好妹妹,我知道你的心,收下就是了,也不拿它換銀子,你們不知道,當姑娘在家裡穿什麼都使得,到了人家家裡,妯娌處處都要比著,老太君為了這個還給我打了幾副金玉頭面,我看見也有這麼一副項圈,只是瞧著光禿禿的,不如這個精細。&rdo;說著叫大丫頭碧雲收了起來。
廷瓏見她真心喜歡才放下心來,姊妹幾個也不說別情,倒跟她往常來住一樣的說笑打鬧。及至初三一早,清芬辭別眾人隨姚華章起身,出門前還含笑勸慰老太君,臨上車轎時跟眾人揮手已是滿面淚痕,到底放下轎簾,哭泣而去。
清芳一向喜聚不喜散,就開始嚶嚶的抽泣,一下子惹得眾女眷無不流淚。老太君年紀大了,最怕分離,扶著姚夫人痛哭,姚夫人想著再過兩日女兒又要往南邊去,更是止不住淚流。方維儀見了忙拭淨了淚,上前攙扶著老太君回了正房,才勸解道:&ldo;老太君和太太是有年紀的人了,這樣悲傷,豈不是要她們在外面牽腸掛肚的惦記?&rdo;
姚夫人聽了忙擦了眼淚,叫小丫頭去打了溫水服侍老太君洗漱了。方維儀見老太君還面帶不虞,就打趣道:&ldo;若說老太君從來是最明理的了,如今疼孩子疼的這樣,倒看不明瞭。咱們姑娘大了總要聘出去,哪有留在家裡守著老太君過一輩子的道理?老太君願意留,咱們二姑娘還不定願不願意呢!&rdo;
老太君聽了就笑道:&ldo;我豈是因為她出門子掉淚,可憐這孩子去的那麼遠,有個什麼,咱們也伸不上手。&rdo;
方維儀就笑道:&ldo;雖說遠了些,咱們家的氣候也是壓得住的,不至於就讓咱們孩子受委屈。老太君只說近了能伸的上手,若是咱們姑娘和姑爺房裡頭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