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3 頁)
蓮翹回嘴說:&ldo;姑娘可沒告訴我不準收回禮。&rdo;
廷瓏叫她堵了嘴,也不肯多說,又拿起那幾本書翻了翻,原來竟是幾樣辭藻清麗的鼓詞唱本,講的是穆桂英掛帥,緹縈救父之類的故事,難為二哥哥想著給她弄這些東西解悶,臉上一笑。
卻不知以然那邊聽蓮翹說廷瓏有個一模一樣的著實嚇了一跳。這玉佩的來歷,他稍微知道一些,原本是成對的,姚家單拿一個給他做百日,說定兩家議親,待結親時再湊成一對。只是如今方家回了原籍,當時議親的太公方至美和姚啟聖業已過世,就不肯再提。因有這樣的來歷,以然來京以後從未示人,今日因離情甚重,一時想到這東西是他隨身佩的,和印章一樣的意思,就要回贈她。
他今年十四歲,因家中遭逢大變,倒比一般的孩子立事的早些。如今聽了蓮翹的話,一時喜,一時憂,竟患得患失起來。
到第二日,姚府二奶奶方氏早早的過來,和張府一起打發以然上路,以然在大門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回身上馬揚鞭而去,廷玉騎馬直送到城外才回來。
方氏送了侄兒,才發現不見廷瓏,聽說病了,就跟著姚氏一同到後罩房去探望,進了屋聽小丫頭說吃了藥才剛睡下。
姑嫂兩個就坐在廷瓏屋外的暖閣裡敘家常。方氏見侄兒已經回家,兄弟也脫了險,放下心來,就說道:&ldo;憑空招惹這樣一場禍事,虧得妹夫奔走,否則,少不得是一場破家之難。&rdo;
原來這次南邊大捷,聖心大悅之下大赦天下,方維信卻因給禁書題序,涉嫌謀逆,不在大赦之內。還是張英聯絡鄉梓極力營救,才令聖上在方維信案宗上批示&ldo;方維信學問天下莫不聞&rdo;,僥倖免死出獄。因是特赦,方維信按制親入禁城謝恩,當今見他學問淵博,見解非凡,欲提拔他做翰林院侍講。方維信卻抵死不肯出仕,所幸當今惜其才,特准方維信以白衣入職上書房,編修《樂律》。
因塵埃落定,姚氏就道:&ldo;此番波折倒也算是因禍得福,只是維信兄弟也太過剛直了些,少不得敷衍幾年,等事情做成了,聖上開恩,自然還回家去,這麼直眉楞眼的忤逆聖上,過後我聽著都心驚的不行。&rdo;
方氏聽了也不住嘆息,道:&ldo;你還不知道我們家嗎?老太公走的時候,立下家規,子弟不許出仕。我聽說他堅辭,也怪他迂腐,萬幸當今仁善。&rdo;
姚氏就笑道:&ldo;維信兄弟和你家老太公的性子一模一樣,最是忠直不過了,我瞧著以然那孩子倒好,雖敦厚寡言,心裡最是明白的,性子也柔和多了。&rdo;
方氏聽了也笑道:&ldo;老太君頂喜歡那孩子呢,想起當年老太爺在的時候兩家還商議著結親,因我們家不出仕,都回了原籍,這事情也就放下了,連表記也隨手給了龍哥兒。&rdo;
姚氏大奇,驚訝道:&ldo;還有這事,定的是幾姑娘,什麼表記給了瓏兒?&rdo;
方氏就笑道:&ldo;就是當時沒說定哪位姑娘這事才渾和過去的,那表記就是你家龍哥兒的那塊蟠龍佩,那本是前朝宮裡流出來的一樣東西剖開了。我們家年齡相當的姑娘就清芳清芷兩個,清芳這麼大了,心裡還沒個算計,我總想著留她在身邊看顧才好;清芷是三房的,三弟妹那人你也知道,心氣高著呢,清芷那孩子長的又齊整,必不會與破落戶結親。&rdo;
姚氏還是頭回聽說有這樣的事,道:&ldo;以然那孩子倒嘴嚴,從沒見他說起過。&rdo;
方氏就道:&ldo;說了不怕你生氣,姚家嫌我們方家如今破落了,不肯再提,到底方家管著南北十三省的生意,若論及富貴也佔著一樣,這回我兄弟有此一禍也是因為過滿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