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笨人體(第1/2 頁)
既然飛起來不是那麼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除了武文是唯一的例子之外,那麼為什麼沒有看到有人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任由自在的飛翔呢。
對此,人類做了科學性的分析,是不是我們的身體太笨重了,當遇到八級的風力時,身體較輕較瘦的人,會被風的力量,吹得搖晃著起來,當遇到十級以上的颶風時,人類基本上是滿天飛了。
讓空氣聚積如此大而強的湍流,需要多大的能量。經過實驗測試,以人體所產生的攪動力是無法辦到的而望塵莫及。
人類每一次的進步,都是從人們的異想天開之中開啟的,為上層社會那些有錢有權力的人層來尋求刺激,將凡人肉體置身於想象的神話之裡……
他們的羽翼飛行計劃,也是從寄予想象之中,來實現人飛起來的夢想。
這時還不到吃午飯的時間,武文就接著了從食堂發來的資訊。
“現在已到就餐的時間了。”武文口中念道。
馬騰馬上坐立起來,一揚手喊著:“已到了第二頓飯的時間,我到食堂打飯菜去啦。”
說著,馬騰跑起步來,很快的就出了門……過不多久,只見馬騰雙手提著幾個飯盆跑了進來。由於他們已採取了一日多餐少食,每一頓準備的食量少,但要求營養價值高。
儘管是八個人的飯菜,然而拎在雙手中很輕,不過,像他們這些每天練習手臂勁的運動,幾十公斤捏在手裡,不算重重,而顯得很輕鬆。
由馬騰分給每人一份,就那麼一個小碗大的飯盒,都是根據獵取營養而配製的食物,少而精。
各自開啟自己小小的飯盒後,用一個勺子,幾口就用完了。
室內上課算完了,接著到室外去,進入了訓練場。鍛鍊的仍然是臂力,特別是模仿鳥兒的翅膀,如何扇動的動作,將上體伏在低高槓上,不斷的上下襬動著,使之手臂儘量的達到角度或者不斷地加快振動的頻率。
這種固定的動作,已經枯燥無味的練了三個月了,還要一直堅持下去,到養成這個習慣,才算真正達到了仿生鳥類的活動狀態。這樣下去,習慣源於平日,他們是否會脫離人正常的生活習慣,而保持著像鳥兒一樣的習性呢。兩條腿肯定不會像烏兒一樣跳著走,但是一雙臂膀,不再是一來一去的前後划動了,而是像做擴胸肌運動一樣,伸直兩手臂往後儘量的拉動,或者保持垂直向下而不動。
由於練習的是飛行技巧,本能針對的就是人體運動最薄弱的環節,這樣,四肢所體現的行為規範就不那麼的美觀了嗎?
但是作為他們的總教練,除了走行特輕鬆敏捷之外,還沒有完全脫離人的肢體不協調。然而手臂擺動的姿式,已有所改變了,不再前後搖晃,平日裡已是保持著一動不動。
可以看出來,手能提起多重的物體,也許會退化的,但是前後在擺動之時,所產生的甩力,可能達到了驚人的暴發力。
武文的雙手臂,平著伸直可拉開十根彈簧35公斤的拉力器,他的一隻手臂能拋起多重的東西,但沒有透過那種體能測試,從拉十根彈簧拉力器來分析,一隻臂膀,能丟擲超過五十公斤重的物體。
今天,他們七個隊員,認認真真的又做了一個下午甩手臂的運動。
再度過了一個難熬的夜晚,就到了總教練與他們約好試飛的日子。
這天,是讓七名隊員試飛的時間,在他們之中,發現有沒有達到能起飛來的第一例。這種場面,想邀請其他的學員來圍觀一下,從中體會一下其中的奧妙和技巧。可是沒有得到容和易兩位教練的贊同,既然是羽翼飛行隊第一批特訓小隊的事,作為基礎訓練其間的其他學員,不必要去湊這個熱鬧。
少年組和成年組學員的訓練任務交給了易和容兩個教練,每天的訓練和作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