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真飛起來了(第1/2 頁)
在學員們的面前,武文先展現了披上像鳥兒般的簡單裝備,看上去栩栩如生。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總教練,是一個演戲的高手,這種做作,這身行裝打扮,倒像是裝上了演戲時用的道具,就這樣真的能飛起來嗎?讓在下的一些學員感到疑惑。
對於懂得空氣動力學的人來講,要將50公斤重的人身,輕鬆的送到天空,要裝上多寬的一雙翅膀才能做得到。翅膀越寬大自然重量就會越加。為了減輕重量,可以採用十分輕盈的材料做成的羽翼支架,只要輕輕扇動著,就能飄起來嗎?
如若達不到一定振勁的頻率,是很難讓笨重的人體脫離地面的。這樣就必須需要強大的體能動力。
下面有學生問道:“總教官,您這身行頭能飛起來嗎?”
武文紮了一下頭回道:“一定能。”
“請總教練,給我們示範一下好嗎?”又有一學員問道。
武文再點了一下頭:“好的。”
接著武文將伸開的一對羽翼,前後扇動著,雖颳起了呼呼的風,但未見他的身體向上懸浮起來。
有學員再又喊道:“總教練,沒有看到您飛起來呀。”
跟著,武文加快了一對翅膀前後舞動的頻率,只見他的人體前後不止的晃動著。
下面又再有幾個學員高呼:“還是沒有看到總教練飛起來呀……”
這種的姿勢不對,翅膀的扇動,氣體只是前後往復的湍流,然而不會,對人體產生向上托起的力量。
在空氣動力學中,假如有一種擾動力,在空氣中能造成一股速度很急的氣流,在快與慢上下的交界處,就產生了一個截面的動力,便能讓物體滑行飄忽起來。
之所以這樣,是武文做起了飛前的預備動作,接著下來,隨著振動的翅膀加快,加上武文的上體向前慢慢的傾斜過去,並緊的兩條腿,隨著腳指頭漸漸的頂著地面,隨之身體便慢慢的懸空了起來。由於當人體,在沒有穿上其他防護裝備的心情況下,只能做著示正規化的起飛姿勢,而不要輕易的飛起來,不然的話,就會出現人體在空中的不適反應;空氣的流動不但讓人睜不開眼睛而影響了視線,而且會帶走身體上發散出去的一部分的熱,因此會著涼而引發感冒。
學員們見到了他們的總教練的身體,真的從地面上漸漸的脫離起來。靠一對翅膀的扇動,使人體的下面,聚集的一股空氣產生了壓力,能讓50公斤左右重的身體,懸浮了起來。你們想知道翅膀振動的頻率會是多高。
下面有發出驚歎的聲音:“總教練真的要起飛來了……”還有的在發愣:“這是奇蹟,超乎了現在很多人的認識……”再還有的在琢磨著:“鳥兒之所以能飛起來,靠的是一對翅膀,但那是透過不知多少年的逐步進化而天生創造的結果,給人裝上一雙翅膀,像鳥兒一樣可輕鬆飛起,得要訓練多久才能達到這一步。”
武文不可能用太多的理論給學生們來講解,只有用不斷訓練再訓練來達到這一標準。
“同學們,剛才你們都看到了我的身體,已經脫離了地面。這就是羽翼飛行最關鍵的一步,利用最原始的工具,只要你擁有強大的臂力,保持正確的姿勢,你就能飛起來!”
他們都是來自各省市體校,個個身強體壯,臂力腿上功夫,像他們這些人,都可以看成四肢發達,身體強勢的健兒。
有學員舉起粗壯的胳膊來:“總教練,能否讓我上去試一下……”
武文卸下裝備後,向他們擺了擺雙手,道:“我知道你們每一個人,都很有臂力,並不是誰的臂力大,只要裝上這種裝備,就能飛起來的嗎?沒有這麼簡單的事。還是先透過不斷的練習,熟能生巧,掌握了每一步要令,當達到了一定的體能強度,你就會像鳥兒一樣自由飛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