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龍活虎的孫中山出現在皖系大佬曲同豐面前時,中國新一輪軍閥混戰的導火索實際上就已經被點燃了。曲同豐是資格極老的皖系干將,曾經作為定遠艦的水兵參加過甲午戰爭。甲午之後就投靠了袁大頭,入天津武備學堂學習,從此開始了多姿多彩的軍閥生涯。後來又成了皖系的一分子,在直皖戰爭中做定**西路司令,結果因為部隊譁變潰散被直軍俘虜,蹲了兩年禁閉。22年被放出來以後繼續跟著段祺瑞和曹、吳做對。東奔西走聯絡奉系和中山先生,組織反直三角大同盟的就是他。
曲同豐在和中山先生的會面中提出了邀請國民黨派軍隊援浙和推翻直系之後組建三放聯合政府的請求。對於援浙的要求中山先生當場就點頭應允,表示將派出蔣介石親自帶大軍去浙江助戰。至於組建聯合政府一事,中山先生則表示GCD作為國民黨的盟友,在未來的倒直戰爭中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聯合政府應該包括GCD。
曲同豐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向國民黨求援,至於聯合政府什麼的本來就是拋給國民黨的一個餡餅,多個GCD自然也無關緊要,北京和直隸在誰手裡才是關鍵。所以曲同豐對中山先生的要求也一口應允下來。
根據中山先生的最新指示,軍事委員會也立即作出新的戰略部署,首先,蔣介石要親自帶兵“援浙”,所以坐鎮廣州總攬全域性的任務就落到了總是無精打采的許崇智身上,濫好人朱培德負責做許崇智的副手,並且代理陸軍部長。其次,大軍的後勤保障工作將由軍備部長羅翼群負責,為了這次大戰,國民黨方面已經整整準備了一年,儲備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補給物資,設立了衡陽、韶關兩大兵站還修整了衡陽至韶關的公路。第三、將組織三個方面軍。
第一方面軍就是所謂的“援浙”軍,總指揮蔣介石,副總指揮梁鴻楷,參謀長李濟深。所轄部隊為第一到第六師,炮一團。這是六個老廣東師,師長團長的資格都很老,也就是蔣介石以委員長之威才好指揮。
第二方面軍又稱為“援湘”軍,總指揮譚延?,副總指揮羅耀國,參謀長安毅,炮兵總指揮錢大鈞。所轄部隊為第七到第十二,第二十一到第二十五,一共十一個師,炮兵三、四、五團。其中第十師和第十二師和炮五團都是秘密從四川調回的部隊。
第三方面軍又稱為“援贛”軍,總指揮程潛,副總指揮白崇禧,參謀長何應欽。所轄部隊為第十三到十七師、十九師一共六個師,炮兵第二團。其中第十三師也是從四川秘密調回的。
根據中山先生的特別指示,第二方面軍和第三方面軍真正負責指揮作戰的是羅耀國和白崇禧兩人,譚延?和程潛不過是請來壓陣的菩薩,不直接負責指揮。三路大軍總共出動二十三個師,五個炮兵團,總兵力近二十萬!比歷史上國民黨的北伐多出一倍。不過由於沒有了大批GCD人的參加,特別是歷史上號稱鐵軍的葉挺獨立團,所以出征部隊的素質是有所下降的。
此時,黃埔一期的畢業生已經分配完畢,大部分畢業生都在各部隊中得到了少尉或是中尉的任命,比起歷史上的黃埔一期直接出過中將來是差了很遠。呃,不過也有例外,比如那個野心家王自省,他現在就是上校團長兼合川鎮守使,在四川做為期一年的軍閥實習,另一個時空蔣介石最得意的門生杜聿明現在就在他的部下當營長。範漢傑也是個例外,他原先就是粵軍的少將,和羅耀國的叔叔關係不錯,所以黃埔一畢業就在軍備部做了中校負責衡陽兵站。歷史上的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也比較走運給蔣介石看中當了個少校參謀,胡宗南和戴笠(戴春風)也很幸運的入了蔣介石的法眼一個在第七師當中尉連長,另一個在蔣介石身邊當中尉參謀,蔣介石的侄子蔣孝先也在蔣介石身邊做了箇中尉參謀。宋希濂、劉戡、陳大慶、陳明仁、李默庵、劉詠堯、王仲廉、冷欣、何紹周(何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