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況下,老人公寓供不應求。
因此,在洛杉磯地區,老人公寓空前緊俏,不提前排隊還住不進去。在一些老城區,由於申請人數大大超過公寓單位數,很多想入主的老人,排隊排上兩三年,還未必能夠入住。
琪算幸運,因為居住地區屬於新區,而這個地區的外國移民數量相對較要少,因此,老人公寓雖然緊俏,但還不至於到白熱化程度。琪提出申請後僅僅三個月,便接到批准通知。
琪父住進老人公寓,兩代人各自擁有各自的生活空間,自然可以保持各自的生活方式,原本就不復雜的矛盾隨生活的改變而做出調整,琪的生活又恢復原狀:和諧而平和;琪父呢?則因入住老人公寓,個人生活空間相對獨立而得到某種程度上的舒緩,那些因寂寞和無所事事而引發的某些心理狀態,也因環境的改變而得到排遣,自己住,想怎樣就怎麼,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不需要適應別人,也不需要別人適應自己,沒有了矛盾的物件,自然就沒有矛盾。
自從琪父入住老人公寓之後,琪為父親添置好所有必須的傢俱用具,為他配備了手機,同時,琪每個月給父親三百美金,供他支付公寓的房租水電費。每個星期週末,琪都會帶著兒女來探望,買好一個星期的食品,兩代人在一起吃頓飯,在老人公寓的花園玩一會,琪他們才回自己的家。
琪父住進老人公寓,琪和父親的關係空前改善。大事比如各種對外聯絡,帶著找醫生看病,外出購物等等都由琪出面解決聯絡;小事,比如和公寓管理人員接觸,馬桶壞了需要公寓人員來修理,到公寓附近的家庭醫生那裡做一月一次的例行身體檢查,跟公寓其他老人打交道,參加各種公寓老人活動,類似事情琪不可能全部包辦代替,琪父不得不鍛鍊著自己面對,久而久之,不僅鍛鍊得具備一定的生活能力,也逐步學會如何適應美國生活。
“這才是正常的關係。”琪打電話給我的時候,這樣概括現如今他們的父女關係。
琪家這段糾紛發生的前因後果,我都熟悉,因此,這年夏天當我們到洛杉磯拜訪琪的時候,我便讓琪帶我們全家去琪父住的老人公寓探望老人。
琪家離老人公寓不遠,開車不到十分鐘,就來到老人公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三層高環形白色建築,精緻華美,知道的是老人公寓,不知道的,僅僅從外表看,還以為這是一個度假村。
琪的父親早就笑容可掬地在公寓花園迎候我們。我和琪是多年老友,小時經常到琪家串門,與琪父自然很熟悉,如今大家在美國相見,自然格外高興,孩子們都過來喊爺爺,歡聲笑語一片。
琪父帶領我們參觀公寓,定睛再仔細看老人公寓,這才發現,這公寓原來不僅僅是一棟建築,而是一個由五、六棟多層建築組成的建築群。這個建築群除了內部走廊相通,外部也修建了連線走廊,上層部分還修建了幾個空中走廊,這樣,整個建築相互構聯,渾然一體。
雖然名稱是老人公寓,但其內部設施齊全完善堪比星級飯店。公寓外是一個草坪,有兩個正規籃球場那麼大,種著細絨草,修剪整齊,一片綠茵。草地周圍是成排的桔子樹,早已經果實累累,另有楊樹、楓樹、櫟樹等各種樹木,花壇裡鮮花盛開,爭香吐豔,令人心曠神怡。
在草地的一邊,以鐵柵欄隔開的,是一個長方形型的室外游泳池,這個游泳池不是一般家庭的那種休閒小池子,而是一個可以用來比賽的準比賽池,一池碧水,隨風盪漾;與游泳池一路之隔的,是一個微型高爾夫球場,這是供老人們修身鍛鍊用的。草地另外一邊,則是一個設計別緻的小型園林。漫步在老人公寓的園林裡,無論是用石子鋪成的崎嶇小路,還是用木頭修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