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本性難改(第2/2 頁)
徒,其佛道兩家之修為,更是深不可測,金蟬子作為他的親傳弟子,雖修佛道,可對道家修行,必然也有涉獵。
陰陽相濟之道,正是道家核心之一。
觀音菩薩之所以猜測是金蟬子覺醒,也是因為她前不久才在長安親自選定了取經人,之前的唐三藏是什麼樣子,她非常清楚,是決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只是未曾料到金蟬子十世輪迴,依舊是不改本性。
“事到如今,總不能再換個取經人吧?”菩薩心裡犯了愁,“取經人換了,這潑猴是不是也得換?”
牽一髮而動全身,此事頗為棘手,尚得從長計議。
原本師徒二人相處融洽本應該是件好事兒,可偏偏金蟬子是個叛逆性子,與唐三藏更是天壤之別。
佛門是想要收孫悟空做個佛門護法,可不想讓他鬧完天宮之後,再來個大鬧靈山。
因此針對孫悟空的性子,提前做出了很多針對性的安排,為的就是徹底磨去他的頑劣與兇性,將他徹底度入佛門,將來做一個聽話的鬥戰勝佛,而非是肆意妄為的齊天大聖。
佛門東傳,西方大興。
金蟬子轉世與孫悟空,都是其中關鍵人物。
按照“靈山高層”推演,西行之路共八十一難,皆已精心策劃。
可未曾想到,這唐三藏才剛出了大唐,便出現了這般紕漏。
而且西行大幕已然拉開,佛門在其中與多方勢力博弈,並達成諸多協議...縱然佛門此刻想反悔重來,怕是別家也不答應。
想想老君被霍霍的仙丹吧,還怕這猴兒仙丹吃多了不能煉化,特意去回了爐。
可這猴子一腳踢翻了老君的丹爐,丹爐落入凡間,化作火焰山...這些賬目人家都記得清楚,將來都是得還的。
據說當年人間正直東漢王莽篡漢,劉秀起兵,一些飛射的爐火正中王莽大軍...
如此思索了片刻,菩薩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眼下且走一步看一步吧,作為“西遊的執行導演導演兼編劇”,自己還是得要從全域性出發,只要最終唐三藏成功到了西天,取了真經,傳於東土...期間過程似乎也並非那麼重要。
至於金蟬子真靈覺醒應該如何應對,觀音菩薩也不好擅下定論,先把眼下這一關應付過去,然後返回靈山向佛祖彙報之後,再做定計。
菩薩犯難的時候,法海已經將那強盜的惡靈超度。
“可記下了?”
悟空的悟性極高,他此刻用心銘記,自不能忘,連連點頭:“師父,全都記下了。”
“去尋個僻靜處,將他屍體埋了吧。”
“師父稍等,俺老孫去去便來。”悟空提著屍身,一個跟頭便翻得沒影,過了大概半柱香的時間,便已經回來。
法海起身,將那強盜提溜起來,道:“該你帶路了。”
“哎,哎...大師且跟小人來。”強盜連連點頭,化身帶路黨。
“悟空,你在此處看著,以防歹人從別路尋來報復,為師自去便是。”
悟空見師父自去尋樂,竟不帶自己,毒舌嘴臭的登時本性發作:“師父,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凡僧,如何能獨自去得強盜老巢,還是帶上俺老孫吧...”
wa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