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也要因材施教才是(第2/2 頁)
哪怕是能找到一些類似的前沿研究論文,如果直接引用,也沒有任何用處。
林曉霞首先開了口,“兩位師兄,你們選什麼?”
“你是女孩子,你先吧。”張少晨開口道。
“行,我選第三題。”
【3量子點因其獨特的光學性質在光電裝置、生物標記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請思考並分析不同尺寸(直徑範圍在2-10n)的cdse量子點在特定波長光照下的光致發光效率及光譜特性。嘗試構建一個簡單的理論模型來預測不同尺寸量子點的發光峰值位置。】
至於其他兩個,涉及二維材料在光催化水分解中應用,要求利用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支撐分析結果,以及拓撲絕緣體中的邊緣態傳輸特性,要求提出至少一種實驗測量方法來驗證。
如果是光看這題目,三人都覺得能夠做畢業設計的。
但在江奕辰這裡,就是一個非常小的題目。
並要求三人一個星期就交卷。
當然,江奕辰要的並非是一個真正的論文,而是解決問題的思維。
如果他們在這基礎上,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就足夠了。
有解決思路,只要多給些時間,就足夠整成論文,出個成果。
林曉霞感慨地道,“老師真的是太厲害了!”
“是啊,我讀了二十年的書,第一次遇上這麼厲害的老師,能夠把這些基礎知識這麼靈動的講解出來,我有這麼一種感覺,就像是我們站到了這些基礎的知識之外,去看整個物理的全貌。”張少晨長呼了一口氣。
是的,窺探全貌的感覺。
當然這個比喻有些太過,但卻真正地拓寬了他們視野和思維。
不再侷限在原有的、固化的知識陷阱之中。
李浩然跟著江奕辰做個實驗,早已經明白,他笑了笑,“我們現在還沒有資格跟著老師做專案,等進了實驗室,你們倆才會真正意義上的大吃一驚。”
林曉霞聳聳肩,“沒事,咱們好好學,爭取明年就跟著進專案。”
張少晨擺手,“不說了,我得回去補覺,太累了這一週。”
“行,大師兄,我也走了。”林曉霞朝著李浩然擺手。
年齡最大,又是此前就跟著江奕辰的李浩然,被叫上了大師兄。
張少晨撫額,那豈不是我成了二師兄?
三人陸續散去。
但剛吃好了飯,在圖書館又再一次地相遇了。
“……你不是要補覺麼?”
“我想了想,晚上補就行,今天感覺狀態很好,還是多學一學。”
“……”
好吧,都卷,大夥都卷。
林曉霞有些無語。
但張少晨說得確實是這樣,今天上午在江奕辰的講課期間,她也感覺似乎是開竅了一般,思維很活躍,學習效果非常好。
趁著這個時間,她也不想浪費。
不多說,直接頂著熊貓眼繼續學!
……
:()學習百倍暴擊,我從此天下無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