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2 頁)
她驀然轉身,這才發現身後站著一個老婦。
這老婦無甚惡意,不然以黃壤劍修的機敏,再如何走神也不會毫無察覺。
她微笑著道:「啊,婆婆,我本是走親訪友,認錯了路。此時天又黑了,實在辨不清方向。」
「哎呀!你這姑娘,怎的如此大意?」那婆婆聞言,都替她焦急起來,「那你可不能再走了。這天黑人少的,可別遇上什麼壞人。」
她想了想,說:「你先進屋,婆婆給你做碗熱湯。」
黃壤有想問問這良種的事,便也不推辭,隨她進了屋。
這是一間普通的土屋,裡面放著鋤頭、籮筐之類。東西繁多,收拾得倒還整齊。
頭髮花白的老婆婆走進廚房,開了鍋灶,想了想,又取出一個雞蛋。黃壤檢視這廚房,只見其四壁都有煙薰的痕跡。這房子看來是很有些年頭了。
黃壤說:「婆婆沒有家人嗎?」
老婆婆將柴引燃,放進灶孔裡,道:「都死了。前些年年頭不好,兩個兒子都沒扛過來。後來老頭子病了沒錢治,就只剩了我一個孤老婆子。」
她提起家人,也不過剩了這麼一兩句話,連悲傷都極為淺淡。
黃壤微怔:「我記得朝廷每年都會發放良種,何至於此?」
老婆婆將火升好,長嘆一聲,說:「朝廷是會發放良種,但那些上等的種子,都是發給大戶統一播種。哪裡輪得到我們這些人丁單薄、土畝又少的人家?以前我們只能買普通糧種。」
她邊說話,邊和麵,打算給黃壤做個湯麵:「這普通糧種啊,靠天吃飯,一逢天災,便顆粒無收。可土地的賦稅,卻半點也少不得。」
黃壤皺眉,說:「我方才來時,看見外面土地裡都種著上好的豆苗。」
她說到這個,那婆婆便高興起來。她臉上皺紋也舒展開來,說:「這幾年好多了。說起來,都多虧了女菩薩黃壤啊。」
「啊?」黃壤愣住。
那婆婆把湯麵下好,又給她臥了個雞蛋,說:「那些育種師們,都不願意把良種賣給散戶。我們又出不起高價,平時哪有這麼好的種子?十年前,黃壤姑娘派人送來這些種子,說是免費給我們播種。我們這個村子,十年來沒有餓死過人了。」
她把面盛出來,又撒了些香蔥,說:「我們老頭子真是命不好。一輩子沒能趕上個好時候。」
黃壤聽她絮絮叨叨,心裡卻五味雜陳。
一般的育種名家,確實是不會允許自己的良種賣給散戶的。
就在從前,黃壤主持黃家的時候,她的良種契約裡也有明文約定。
散戶地小,買不起試種時的肥料,也不能很好的經管照顧。這些種子未必能達到試種時的收成。
萬一減產或者病變,對育種師的名聲是極大的損害。
再者,散戶出不起價,良種賤賣,育種師的身價地位如何維持?
所以,世面上幾乎有著不成文的規定——只有能力低微的育種師,其良種才會賤賣給散戶。
是以,朝廷每年批次採買時,其契書上也會註明。
最知名的育種師,如息老爺子所育名種,田畝不過千者不得使用。
哪怕是黃壤的種子,也必須田畝過百,方能種植。
這是一個育種師身份的標註。
所有人都遵循著這樣的規則。
只是從來沒有人想過,那些散戶怎麼辦?
因為良種產量頗高,於是官府賦稅加重。而買不到良種的散戶,用普通的糧種,繳納著特育良種的稅收。
就算每年官府採購的良種有富餘,也因契書約定,不敢下發。
變異的良種,穩定了江山社稷,卻是底層百姓的雪上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