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1/2 頁)
他們不走陸路,走的是水路。從葫蘆島上岸再走陸路。
其實要是直接到海參崴才是最快的,但要路過對馬海峽,倭寇不好打發。
這些都得徐徐圖之,急不得了。
七月初,收春蒜,種秋菜。林染好奇的跟著忙。
這邊的蒜長不大,都是特別小的蒜頭。收上來就編成串,掛在樑上通風晾乾,放在陰晾處能吃很久。
到這時候,就看吧,家家戶戶的窗外牆上,都掛著大蒜。那個味兒,也能挺夠人的。
風俗嘛,也挺有意思。
收完了蒜,重新犁地,上糞肥。種白菜籽蘿蔔籽。
到了八月。中秋節前後,就是秋收。
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提前半個月就開始做準備,檢修工具啦,修糧倉什麼的。
這回到是不用再搬去田間地頭看著。收割回來的糧食,都要拉回鎮上的。鎮上有大的曬穀場,直接打了入倉了。
林染想幫著幹活,起個帶頭作用的。可她不會幹。
沒法子,做為女主人,只能給大家改善改善伙食了。一天一頭豬兩隻羊,一人一斤白米飯,玉米餅子管夠。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兒嘛。
幹了一個月,兩萬畝稻田,五萬畝玉米,一萬畝大豆,三千畝雜糧都收回來了。
這點兒地,要按面積來算,別說整個熟爾羅斯,就只是納林河衛所周邊,連千分之一都沒開發出來。說到底,還是人少。再一個,草改田,林改田,都是一年兩年就能改出來的。
還沒有機器,整人靠人工,太難了。
收穫不錯,一畝稻田能收三百斤左右的大米。一畝旱田能收五百斤的玉米。其它雜糧產量還要更低點。架不住人少啊。人少,地多,顧先生又不是小氣的,給佃戶分得多。僱工也給得不少。家家戶戶一家到頭,還能有點兒餘糧。
前後菜園子,都是自家的,地方大的能佔了二畝地,不用交租,得的除了吃用,全都能攢下。
日子越過越有,人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可以預見的,今年冬天鎮上商業街的買賣差不了。
糧食收完,才是收秋菜。儲冬菜。
林染又開了眼界,好傢夥,家家白菜土豆大蘿蔔堆得小山似的。
粗處理一遍,下菜窖,或是曬乾,或是醃鹹菜。最多的還是醃酸菜。
反正家家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大方向都差不多,具體的又各不相同。
小公爺府裡,五進的大院子,再加上那麼老大個菜園子,菜都收了,排上滿滿當當的木架子,曬的全是各種菜乾。還有上百個大菜缸,醃酸菜的,醬鹹菜的。
再是格格府邸,小公爺府,也沒比老百姓家有什麼不同。
「格格,格格,下廚要熬糖呢,要去看看嗎?」
海棠現在就是衛所八卦博主,新鮮事兒沒有她不知道的。
「熬糖有什麼好看的?」
「不是,不是用糖做糖,是甜菜收回來了,用甜菜製糖呢。」
哦哦哦。
看看,看看。
上一次任務,頭一次到盛京就見過甜菜,但沒見過製糖。那會子是用甜菜梗子給豬催肥。
又長了新的見識。
一直到下頭一場大雪,整人鎮子都輕閒下來,人們也不在外面忙碌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屋子裡貓冬。
林染還在不停的增漲見聞當中。
果然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體驗真不錯。
第53章 格格吉祥4
中秋節一過, 家裡的火牆和地龍就都燒起來了。開始是一早一晚的燒。到九月中,就全天的都燒著。整日裡架著老樹根,火都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