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一邊說著對妾室懷孕沒感覺。一邊兒自己打扮得老氣橫秋。直奔著黃臉婆的路上一去不復返。讓誰看,也是對男人死心的作派吧?
花樣繁複點問題還不大,看著富貴嘛。可那顏色,真的太老氣了。穿個正紅或者大紅的也好呀。
四福晉卻一點不覺得自己的穿著哪裡不合適了,「弘暉都要議親了,再穿得張精做怪的,成什麼樣子了?妯娌們也笑話了。」
林染覺得三十歲還正青春,可在四福晉看來,大兒子都快定親了,她就該過老太婆的生活了。
「不行不行,你這樣穿,娘娘得穿啥?還有太后她老人家呢。給她老人家的壽禮我可是準備了一件果綠色的夏衫呢。到時候惹是她老人家給面子穿上了,您弄這麼一身,算怎麼回事?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林染說什麼也忍不了。直接喊嫦嬤嬤,「嬤嬤把四嫂的尺寸告訴春蘭,等下我回去就找料子。我不管,我做什麼,四嫂就穿什麼。」
本來就是日常的過來串門子,也沒啥正事兒。聊著聊著,就成了非常給四福晉改變穿衣風格上去。
把四福晉給說得又無奈又無語。不過女人嘛,哪有不愛打扮的。六福晉又是有名的會打扮,會選衣服。甚至自己跟吳家大奶奶學了十來年,專門學的刺繡和裁剪製衣。
誰不想漂漂亮亮的。
換就換吧。
林染可算是又找到事情做了。
回家又折騰著給四福晉做衣服。
選的都是鮮亮又不失莊重的顏色,花樣子多是花開富貴鳳穿牡丹一類符合親王福晉身份的樣式。
交代給針線上人了,還把部分設計圖讓曹顒轉去江南織造,讓織造府給做。一點兒都沒有公器私用的自覺,大大方方的。
當然,往南邊兒送的,就不可能是四福晉一個人的。有林染自己的,還有幾個王府裡有成年的格格的,都帶上一兩件。小姑娘嘛,就得趁著最好的年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好。
六爺也忙,入秋了,他得忙著農具的改造還有秋糧的收成。來年的耕種計劃等等。
林染又一頭扎進了衣服堆裡。
兩口子都忙起來,府門都不出,又宅起來了。
弘昀在去避暑山莊之前就回了四爺府,這次回來,也沒接回來。
鈕祜祿氏與耿氏懷孕之後,他們就更不會再養弘昀了。以前四爺府的孩子都是四福晉與李氏生的,她便是有些小心思,可能還不會那麼執著。如今其他妾室也有了孩子,嫡子又多,真沒必要刺激李氏的野心,對孩子也不好。
朝堂上也特別平靜,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整個京城,都在忙著準備太后的十七整壽,人生七十古來稀,皇上在準備,皇子宗室大臣們誰也不敢大意。
整人年前的幾三個月,除了日常的往來,安穩得很。
皇上奉太后到暢春園住,林染和六爺也出城住了。皇上給四爺賜了圓明園,就在暢春園的邊兒上。自家園子又在圓明園的邊上。都不算遠。
過了年,就是盛大的太后七旬壽禮。自家準備的禮物肯定得是有六爺府特色的。用各式各樣的農產品,特別是新品種,堆出來的五穀封登的糧米堆。玻璃坊新造出來的大魚缸,老太太喜歡看魚,給做個景觀魚缸。還有一件吳大奶奶親自織了三年的緙絲百子祝壽圖。
這就很可以了。要簡樸有簡樸的,要精緻有精緻的,要新奇還有新奇的。值錢的是真值錢,不值錢的也是真不值錢,但心思和寓意都是好的。
老太太就很高興了。
壽禮裡沒有林染之前跟四福晉說的給太后做的衣服。那個已經提前進上去了。
其他的皇子皇孫的,也都很用心的各顯神通。抄佛經的,繡蒙語經文的,